電子商務的風生水起,讓家電零售連鎖企業的拼殺戰場從街頭轉向互聯網。而蘇寧、國美這兩家傳統零售巨頭以及京東商城這個以“網上賣家電”起家的新生代無疑成為“拼殺”中最具競爭力的選手。
4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投資10億元建總部基地,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超過其母公司蘇寧電器的總部蘇寧大廈。而幾天前,它剛砸重金宣布,所有產品價格下調20%。這次由蘇寧主動挑起的“全網降價”戰,也引起國美網上商城、京東商城等電商的紛紛參戰。分析人士認為,蘇寧易購近期頻出大手筆反映了以其為代表的傳統家電連鎖巨頭加速爭奪網上市場的野心,未來幾年內,這些傳統巨頭可能顛覆B2C市場的競爭格局,目前則是“大比拼”階段。
拼戰略:比速度也比實力
說起線上戰略,京東或許是家電零售行業中第一批“吃螃蟹”的,當時,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宣布,到2013年京東商城要達到從線下全面轉向線上的目標。正是這樣的先機,讓京東這個后來者在電商領域春風得意。艾瑞咨詢調查數據顯示,京東在B2C行業已經沖至第二位,而在一年前,劉強東更是高調宣布要向國美蘇寧兩大線下霸主叫板,宣稱家電零售業已是“三足鼎立”。
相比之下,蘇寧電器的線上步伐相對慢一些,但起步晚并不等于失去優勢。2009年8月,蘇寧易購公司注冊成立,2010年1月,蘇寧易購正式上線。值得注意的是,和京東商城的白手起家不同,蘇寧易購從一開始就依托于蘇寧電器的資源,其90%的家電產品從蘇寧電器直接采購,70%的銷售額來自蘇寧電器供貨。倉儲上,蘇寧易購部分使用蘇寧電器的倉庫。在配送上,蘇寧易購大家電的配送使用蘇寧線下配送隊伍。
數據顯示,2011年,蘇寧易購的銷售額達到了59億元,迅速躋身中國B2C行業前三甲。而根據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的說法,易購今年的營收目標是300億元人民幣,將超越京東成為本土第一。
另一傳統零售巨頭國美在蘇寧之后也開始選擇跟進。與蘇寧易購的積極進攻,適應電子商務的游戲規則不同,國美則是維持了守勢,它選擇先收購電商網站庫巴網,快速切入市場,然后再建立自己品牌的方式。然而,正是這種方式讓國美在電商市場中遠落后于京東和蘇寧。
拼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細究京東商城成功的門道,其低價策略是重要原因。為此,電商領域的后來者蘇寧和國美也開始運用同樣策略反擊對手,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4月初與當當聯合運營后的國美展開“降價戰”。4月10日至13日,促銷規模最大的熬夜惠大型促銷專場正式開始,眾多一線大牌暢銷型號商品將“跌破歷史價格水平”,讓利規模超過5000萬元。
與之相比,蘇寧易購的降價表態則更為夸張:4月18日至20日三天打響全網價格戰,借采購規模、成本集約、資金后盾三張王牌確保20%的價格戰空間。
一淘網通過監測近期蘇寧易購、國美、庫巴、京東等網站的價格信息發現,通過低價策略,蘇寧及國美系電商網站在3C數碼、家電等商品上已經擁有了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
分析人士表示,傳統家電連鎖巨頭加速爭奪網上市場,很有可能在未來三年內顛覆B2C市場的競爭格局。此次價格戰,可以看成B2C行業大洗牌的先兆。
拼模式:賣電器也賣百貨
醉翁之意不在酒。網上賣電器并不是這些家電巨頭的最終意圖,以3C家電為基點的擴充和轉型才是重中之重。
以京東為例,2007年,劉強東就宣布,京東商城開始從3C家電向日用百貨轉型。為此,京東正在建立自己的研究院,花大力氣做技術研究,為未來的信息系統開發做準備,目前已經投入了數億元。
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此前表示,國美網上商城未來的主營業務,會從電器,慢慢擴大到家庭日用消費品。前期是耐用消費品,后期是快速消費品。2012年的主要方向是,在6月底之前,將品類擴充到家居家紡、汽車用品和圖書等。
相比于上述兩者,蘇寧易購砸10億元建總部基地的用意或許更深。建成后,它將與南京麒麟蘇寧科技新城的云計算中心,以及位于美國硅谷實驗室一起構建云運營服務、云資源存儲、云技術研發三大云平臺。
推薦閱讀
12月中旬,經濟部終于通過友達赴中國大陸設置7.5代線面板廠投資案,加上先前三星(Samsung)、樂金顯示(LGD)亦已核準登陸設廠,以及中國大陸政府大力扶植的京東方8.5代產線也將于2011年邁入量產,預期未來全球面板產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