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市場出現疲態,日前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統計信息顯示,今年2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2.78%,為2011年1月以來月度零售額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國內家電市場的需求出現衰退,然而,頗引人注意的是,家電渠道海爾專賣店在這種看似不利的態勢中卻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消費下降并不代表消費市場不暢,而是傳統零售店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
逆勢增長 海爾專賣店表現搶眼
統計顯示,50家零售企業連續兩月業績下滑,今年一季度,在內外經濟大環境影響下,國內消費形勢似乎不妙。分析認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刺激政策的相繼到期,和消費者對未來經濟波動的擔心,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力。
如果將家電行業比作競爭激烈的賽道,那么2012年注定是充滿挑戰的彎道期,而海爾專賣店就是在彎道完美超車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的優秀賽手。來自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元旦期間海爾專賣店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春節期間,在服務和產品雙重優勢的帶動下,海爾專賣店牢牢占據著農民工返鄉潮的銷售制高點;入春以來,隨著裝修旺季的來臨,海爾專賣店各地銷售店再度大幅增長……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零售企業銷售下滑并不代表消費市場不好,而是沒有找到引發消費者關注的增長點。新一輪家電消費刺激政策有望接續、保障房或配備保障家電等都為家電市場帶來新的需求缺口,而能否有效撬動需求,則取決于企業本身。
關注消費需求,海爾專賣店持續增長之源
“這是一個以用戶為主導的時代,用戶體驗決定一切。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力所能及給予人性化關懷和體貼入微的服務,將會極大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將口碑成功轉化為訂單。”接受采訪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爾專賣店的逆勢上揚再一次證明,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是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根本保障。
在海爾專賣店,退休教師劉女士對記者表示,“女兒要結婚了,準備給她買套節能家電做嫁妝。”據了解,隨著低碳理念的流行,像劉女士一樣傾向于節能家電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而海爾專賣店早在去年就適時推出了成套節能家電,囊括了海爾集團的各品類的最優產品,包括5 天不到 1 度電的冰箱、一個月能省出近 80 度電的智能調速省電空調、“零纏繞”比波輪能效 A 級耗水標準還節省 56% 的勻動力洗衣機,可以余熱回收加能 25% 并且省電 25% 的電熱水器等等, 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而在服務方面,海爾專賣店也是處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關心消費者升級消費體驗。 “并不是產品的售出才是服務的開始,在海爾專賣店,在消費者購買前服務已經開始了。”濟南的經銷商王先生告訴記者,海爾專賣店獨有的成套精致服務,憑借售前、售中、售后各個環節的全程貼心關愛,推行至今也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熱捧。
據了解,在成套精致服務模式下,購買產品之前,海爾專賣店就會提供免費的設計師上門服務,根據家中具體情況幫消費者打造裝修方案,僅這一條人性化關愛,就解決了絕大多數人群裝修難、裝修不專業的問題。此外,海爾專賣店還在行業首推家電保險服務,其保險保責包括除家電“三包”責任及人為損壞原因外其他任何由雷擊、火災爆炸、臺風暴雨、水暖管爆裂、電壓異常、盜搶等6大類意外事故引起的家電損失,一險六責,最高保額3萬元。“這些服務很實用,也很貼心,省去不少麻煩。”一位劉姓消費者對記者表示。
業內專家表示,在情況不樂觀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非常重要。海爾專賣店始終踐行以消費需求為中心的市場思想,堅持以服務和產品的雙重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成功打動了消費者的心,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范本。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 近日,西門子對冰箱門關不嚴的處理態度引發了國內消費者對外資家電品牌的重新思考。從索尼全球召回160萬部LED電視到三星召回3.2萬臺存在爆炸隱患的冰箱,從飛利浦召回70萬臺存在起火隱患的電吹風到三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產品服務雙升級 海爾專賣店實現逆勢增長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