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爾冰箱到海爾洗衣機,全球家電業成長最快的世界冠軍先后在中國誕生,是否意味著中國家電業在經歷了“巨人時代”的磨礪后,正馬不停蹄地轉向了“冠軍時代”的博弈。而坐擁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市場——中國的本土化企業,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的“世界冠軍”,從而實現國家工信部提出的“中國家電業需要更多的世界級品牌”目標。
如果有人問:“世界冠軍離世界品牌還有多遠?”
海爾人會告訴你:“一轉身的距離。”
日前,《中國企業報》記者從商務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中看到,自2009年實施家電下鄉以來,截止到今年9月,海爾洗衣機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達到了25.02%、26.56%,雙雙以15%以上的大幅度優勢領先行業第二名,穩居農村市場首位。同時,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對全國746個市縣5932家門店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海爾洗衣機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了26.36%、25.71%,雙雙以領先第二名10%以上的大幅度優勢,穩居城市市場首位。
此前,世界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通過對全世界80多個國家市場的分析評估后公布的數據顯示:海爾洗衣機已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冠軍,其中2010年海爾洗衣機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9.1%。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指出:“就目前海爾洗衣機在中國城鄉市場上的大幅度領先態勢來看,依托全球最大的家電市場,海爾洗衣機第三次取得世界冠軍沒有懸念。”
這意味著,在全球市場上,海爾洗衣機已經躍居全球家電業成長速度最快“世界冠軍”。不僅將改寫此前由歐美企業、日韓企業在全球家電業創造的“世界冠軍”的歷史,還將在中國市場上塑造新的“品牌傳奇”。
全球成長最快的世界冠軍
如果說第一次摘得世界冠軍還有偶然的成分,第二次摘得世界冠軍則成為必然,那么連續第三次摘得世界冠軍則是慣性,對于海爾洗衣機而言,更意味著其已經完全具備并掌握了對全球洗衣機產業的話語權和領導力。
在中國企業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管益忻看來:“海爾成為全球家電業的‘世界冠軍’是遲早的事。自海爾實現以‘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為核心的全球化品牌戰略后,海爾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市場上的發展便開始快馬加鞭。特別是全球化品牌的戰略實施,為海爾在規模化、全球化、信息化、產業協同一體化的優勢基礎上,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創業至今,海爾就先后開啟了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并領先中國家電業多年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洪仕斌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海爾提出的全球化,與當前眾多企業實施的國際化有著本質的差異,前者強調的是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創造本土化的主流品牌,而后者卻是要求企業整合自身的資源去創造國際品牌,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而易見。”
近年來,當眾多家電企業還在為國際化品牌的突圍道路和方向犯愁時,當眾多家電企業還因匯率升值導致原本利潤稀薄的代工業務下滑遭遇虧損而痛苦時,海爾洗衣機已悄然完成了在中國市場的立體化全產業鏈布局,提前展開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的競爭體系建設,實現從“產品出口”到“技術出口”,最終到海外本土化的“產品技術再進口”的全面升級。
與來自歐美的惠而浦從手工作坊到全球家電冠軍花費了96年時間相比,與日韓企業從代工廠起家成為全球家電新貴經歷了30多年的付出相比,來自中國的海爾成為全球洗衣機的世界冠軍,只用了短短10多年的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競爭背景下,海爾不僅要面臨著自身做大做強的市場挑戰,還要面臨著這些老牌世界冠軍們的對手擠壓,發展成長環境的艱巨性可想而知。
目前,海爾洗衣機不只是在市場份額上穩穩占據著“世界冠軍”的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在全球洗衣機行業規范標準制定、全球洗衣機技術升級路線圖、全球洗衣機產業發展趨勢領導軍、全球洗衣機專利技術保有量等多個方面,也建立起了絕對領先優勢,完成了從制造產能、市場份額、經營質量、技術創新和品牌拉力等多層次的全面領先。
海爾洗衣機的冠軍基因
從冰箱到洗衣機,為什么一直以來,都是海爾屢屢代表中國企業取得了“世界冠軍”的稱號?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羅仲偉專門撰文指出:“海爾已基本實現了資源與要素的全球化匹配,生產流程的全信息化控制,對全球市場的快速反應體系正在形成。在產業鏈的整體轉型方面,‘創新驅動型’的海爾正致力于由生產制造主導向個性服務主導的戰略轉變,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其定制需求的系統解決方案。”
海爾洗衣機的發展歷程,通過從“賣產品”向“賣服務”,從“整合自身資源”向“整合全球資源”、從“創新產品技術”到“創新產品標準”等一系列措施,完美地闡述了海爾“以消費者需求為根本”的經營理念,將品牌、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國際標準等眾多要素實施了以用戶為導向的重新整合。
整合全球資源實現跨越性成長,為當前海爾洗衣機決勝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中國企業報》記者注意到,美國陶氏化學、GE,新西蘭斐雪派克等一大批跨國巨頭,已經成為海爾洗衣機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從產品技術、創新思維、行業標準等多個方面和角度,為海爾提供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更大視野的平臺。
據了解,海爾“雙動力”式洗衣機在成為中國行業標準之際,還首次以中國家電業自主品牌的身份被國際電工委員會批準為國際標準。這意味著,海爾在當前全球波輪式、攪拌式、滾筒式三大洗衣機技術標準之外,憑借自身的創新能力開創了全球“第四種”洗衣機,并在家電王國日本獲得了“最速”洗衣機的稱號。不只是雙功力,近年來海爾還推出了不用洗衣粉洗衣機、勻動力洗衣機、魔粒洗洗衣機,沿著“綠色、低碳、全球本土化”的方向快速實現了產品技術的升級換代,也提前展示出其在國際市場的領跑優勢。
在德國、日本、美國、法國等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全面銷售,并以全線主流產品進入了德國、日本、法國等主要經濟體國家的Wal-Mart、KESA、BestBuy、METRO、AVGOS、小島電器、KS、BicCamera、Aeon(JUSCO)、BEST等主流連鎖渠道,已經在全球擁有了超過8000萬的家庭用戶,并以每天產生1.8個專利技術、占據全行業專利申報總量60%以上的優勢,毫無爭議地實現了對歐美、日韓等國同行的越超,開創了以“中國創造智慧”為藍本的企業標桿。
全球化品牌戰略不僅讓海爾洗衣機為自身在全球市場取得了領導者地位,還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品牌突圍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從世界冠軍到世界品牌
當今年1月17日,中國的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大屏幕上亮相,意味著打造全球性的品牌影響力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過去60年來,世界對中國的印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而不斷變化。同樣,過去30年來,世界對于中國家電業的印象也在經歷著從“全球制造工廠”向“全球創新中心”的變化。
不過,當中國家電業承擔起了全球8成以上的空調、小家電制造任務,7成以上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制造任務,并在幾乎所有家電產量都居全球第一位時,《中國企業報》記者注意到,在全球家電市場上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卻只有海爾等屈指可數的幾個。更令人擔憂的是,一大批企業的國際化擴張還停留在“產品出口”的初級階段,并隨時面臨著匯率變動、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等等一系列風險,難以發展壯大。
今年年初,工信部還專門發布《關于加快我國家用電器行業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我國從家電“制造大國”向“品牌大國”的轉變。對此,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當前中國家電企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品牌影響力不夠。若要做到‘全球化’,必然要有能被全球消費者所廣泛接受并喜愛的品牌。”
顯然,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家電品牌,對于中國家電企業而言不只是過去10年,還將是未來10年、50年的共同夢想。隨著以海爾洗衣機為代表的全球家電業“成長最快的世界冠軍”在中國誕生,這意味著海爾已率先探索出了一條從“世界冠軍”向“世界品牌”的發展道路。
在羅仲偉看來:“海爾的創新型驅動讓企業在全球洗衣機產業實現從創新技術、創新趨勢到滿足需求、引領生活方式,與跨用戶、跨界到跨國相融合,通過超前創新、創造性地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提供他們喜愛的產品、創造他們需要的生活方式,這正是世界冠軍所開創的世界品牌新模式。”
推薦閱讀
3月27日消息,蘇寧電器發布公告說明分紅情況,稱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11.7億元。 公告部分內容如下: 1、公司最近三年現金分紅情況: 最近三年公司累計現金分紅117,210.89萬元。 2、公司未分配利潤使用情況 公司留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全球家電業成長最快的世界冠軍在中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