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風投的鼓動,電商行業成為最具前景也是虛火最為旺盛的行業之一。按理說,電商燒錢的同時應該建立起兩套體系:一個是商業平臺,一個是信用體系。大多數電商企業更注重前者,忽視了后者。貨源匱乏、物流保障等問題使得電商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問題指數:***
行業特點:前景魅惑 燒錢不盈利
改進意見:加強平臺建設 完善服務體系
3月初,來自施華洛世奇的一則聲明將京東商城等電商企業推向風口浪尖。“在中國地區內,沒有授權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同時,目前為止也沒有在中國地區內授權任何網站銷售施華洛世奇的產品。”施華洛世奇表示。
據了解,施華洛世奇在中國內地的經營采用直營店及代理制度兩種模式,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十多個城市采用直營店模式,其余城市通過代理商進行開店。在中國,直營店與代理商門店的數量各占一半。
面對質疑,京東商城發給《中國經營報》的回應稱:“京東商城旗下網站360top.com所銷售的奢侈品均為正品行貨,貨源渠道合法正當,報關手續齊全,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照章納稅。”
事實上,京東并非第一個受到指責的商家。去年天梭表與當當網產生過類似糾紛,該品牌在去年對當當網“父親節”促銷天梭表進行指責,并聲稱,即便電商銷售的天梭表為真貨,也可能不提供保修服務。
一方面,聲稱電子商務企業銷售的產品未經授權,另一方面,對電商的上述行為并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而是保持觀望,奢侈品的曖昧態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電商企業經營奢侈品的渠道困惑。
“奢侈品牌對電子商務態度復雜,一方面他們不希望將自己的產品批發給電商企業;另一方面,網購消費確實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銷售額。電商是把‘雙刃劍’。”針對當下熱議的B2C企業銷售“未經授權”奢侈品一事,意國時尚管理咨詢公司總裁嚴駿告訴本報記者。
買手公司諜影重重
國內大部分電商企業銷售的奢侈品來自歐洲的一些買手公司。
“國內大部分電商企業銷售的奢侈品來自歐洲的一些買手公司,這些公司也有自己的百貨店,但主要的業績還是來自向中國等市場進行供貨。”從事奢侈品外貿生意多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法國和意大利等奢侈品牌商集中的地方,聚集著這樣的“買手”公司:它們規模不大,但歷史不短,甚至有些是與奢侈品廠商“一起長大”的。由于擁有自己的門店,同時又是本地企業,再加上與這些奢侈品牌的一些深厚“交情”,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從廠家拿到貨。
“奢侈品廠商給他們的授權有兩種,一種是這類商品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銷售;另一種是只能在某些區域銷售,后者占到了90%以上。但買手公司往往將有區域限制的奢侈品銷售到中國來,也就是所謂的‘未經授權’產品。”李先生告訴記者,“我親眼看到過他們的合同,奢侈品牌對地域的限制是有嚴格要求的。可以說,中國電商企業從他們手中采購到的奢侈品是正品,只不過有些時候拿到的只是一些過季的庫存商品。”
事實上,早在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企業成長起來之前,這些買手公司早就通過種種渠道向中國批發奢侈品。“金融街購物中心和現代SOHO城一些小店銷售的部分奢侈品也是通過這個渠道進來的。”李先生表示。
中國B2C業務的崛起使得上述買手公司銷售規模激增。“像以前,他們主要依靠自己門店銷售的時候,一年銷售額二三十萬歐元就不錯了,如今他們能做到三四百萬歐元。”李先生告訴記者。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盡管7月份CPI同比上漲3.3%,漲幅創下年內新高,但作為CPI指數之一的家電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僅0.2%。而家電產品價格穩步下調,應該是該類商品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較少的其中一個原因。 家電產品調研機構中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商城“授權門”:電商奢侈品渠道突圍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