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海協會與海基會正式在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兩岸經貿掀開新的一頁。對于產業鏈互動頻繁的兩岸科技業而言,ECFA自然彌足期待。
不過,在長長的ECFA降稅貨品名單中,占到兩岸經貿重要一席的電子信息產業,卻鮮見產品在列。
“電子產業是最不需要簽署ECFA的一個產業。”當天,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江炯聰告訴記者,在過去10年間,臺灣地區電子產業已經早早完成在中國大陸的布局。
事實上,兩岸科技產業對于ECFA的最大期待,在于半導體代工、液晶面板、芯片設計等仍未完成向大陸轉移的三大產業,會否進入免降稅清單?不過,從目前來看,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面板缺席ECFA降稅清單
江炯聰表示,目前大多數電子產品的關稅稅率都較低,因此本次ECFA的清單很少涉及到電子類產品,甚至在一開始的談判當中,就很少談及這一塊,而是將有限的貨品清單份額讓給了農產品、機械制品等行業。江炯聰曾經多次參與兩岸的ECFA相關論壇,并作為嘉賓參與討論。
從目前揭曉的ECFA降稅貨品清單來看,大陸同意臺灣地區納入早期收獲清單的降稅貨品總數達到539項,主要涵蓋農產品、紡織品、機械制品等,確實這一清單中很少涉及在臺灣地區經濟中占據較大比重的電子信息產業。
事實上,針對大部分管制較少的電子產業,例如筆記本電腦生產、電子元器件生產等,大部分臺灣地區企業已經將其主要產能都放在大陸。同時,隨著鴻海、仁寶等大廠在大陸的不斷布局,大部分零部件配套廠商也將生產基地搬到了大陸。
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岸科技業對ECFA沒有期待。事實上,目前諸如半導體代工、液晶面板等高附加值產品,臺灣地區企業仍然把生產基地放在當地。
以液晶面板為例,目前,面板產品占到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16%的份額,在兩岸經貿交流中占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當下由臺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面板產品需要征收3%—5%的關稅。
中國大陸的海信、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熊貓、上廣電等主要彩電廠商都曾赴臺采購面板,并向友達、奇美等拋出數十億美元的采購大單。
據記者了解,在此之前,臺灣地區的面板企業曾經展開了多次游說,希望能夠將面板列入ECFA降稅貨品清單中,享受降稅優惠,以增強臺灣地區面板產業的競爭力。
此次液晶面板并未出現在ECFA貨品降稅清單,引起了臺灣地區業界的廣泛討論。對此,臺灣地區有關方面的解釋是:本次協商的早期收獲降稅清單的重點考慮是與東盟競爭的因素,即相對東盟國家有迫切需要的產業項目,而且貿易額大。由于東盟國家內很少有面板的產能,由此認為目前對臺灣地區企業的沖擊暫時還不大,于是暫時未將液晶面板列入ECFA清單。
臺灣面板“抗韓”微妙棋局
不過,在一些臺灣地區面板業界人士看來,在韓國面板產業的步步緊逼下,目前臺灣地區面板產業的處境已經十分尷尬。
目前,臺灣地區是世界上僅次于韓國的面板生產基地。“到年底時,韓國三星的面板產能就將達到奇美的10倍,我想奇美是很難在規模上追上了。”臺灣地區的元大證券面板行業分析師蓋欣山指出。
韓國的面板產業具有相當的成本優勢,除了規模優勢以外,韓國的三星和LG等大廠由于工廠投產較早,已經早早完成設備折舊,這相當于降低了一大塊財務成本。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業內盛傳已久的當當網和國美網上商城結盟事件終于塵埃落定。 3月1日,國美網上商城在給本報發來的郵件中表示:國美網上商城與當當網結盟事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國美網上商城CEO韓德鵬和當當網總裁李國慶方面已經確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液晶面板缺席ECFA臺企憂慮韓國捷足先登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