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的飛速發展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日本經濟新聞》近期推出的中國企業30強系列報道介紹了美的集團發展強大的過程,文章內容翻譯如下:
中國生產著世界上80%的家用空調。美的集團(廣東省)作為領頭羊,以其產量傲視群雄。在國內,牢牢把握了節能空調普及的機會,同時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在中國,不少民營企業總是擺脫不了“一言堂”的管理模式,而美的則仿效發達國家的企業,勝在機制優勢。
變頻空調通過精細的壓縮機控制,達到既節能又恒溫的效果。2011冷凍年度(截至7月末),美的變頻空調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36%,連續三年稱霸中國。今年1-6月,美的的空調銷售額(包括傳統的定頻空調)高達425億元(約5100億日元),超過對手珠海格力電器(廣東省)14%,成功奪冠。
今年三月,在變頻空調產能規模高達1000萬臺的湖北生產基地里,美的制冷中國事業本部的王金亮副總裁向外界正式宣布:“我們將在未來的三年內停止生產定頻空調。”
美的變頻空調在2009年搶灘成功。投放大量的電視廣告,以低于其他公司的價格三到四成的價格投放市場。抓住消費者節能意識提高的時機,一口氣登頂成功。談及變頻空調就想起了美的,這樣一個將產品和企業關聯起來的市場現象,讓其他公司懊悔不及。不過,成功的背后是縝密的布局。
早在2004年美的就與東芝成立了作為空調核心零部件的壓縮機合資公司。在國內搶在其他公司前面,成功地引進了高新技術。美的全力推動產品在賣場的出樣,使那些看過變頻空調廣告、對變頻空調半信半疑的消費者能有真實感受。
美的積極推進東南亞等海外地區的本地生產和銷售。美的電器上市公司的營銷收入里出口比率高達27%,超過格力的24%和海爾集團(海爾,山東省)的12%。8月,美的對外宣布:收購美國空調企業開利公司的南美空調事業。
何享健董事長(69歲),1968年與23人成立了塑料制品廠,后來發展成為能夠生產電風扇、冰箱、微波爐等白色家電的大型企業。企業的騰飛與何先生勤奮好學分不開。
早在80年代,就開始學習松下電器(現為Panasonic)等日本企業的經營手法,90年代潛心鉆研“更適合中國人”的通用電氣(GE)等美國企業的經營理念。1997年參考GE的做法,美的導入了事業部制的管理系統,實現權利下放,使得各部門能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快速的應對策略。管理層利益與技術研發成果關聯起來,如果不達標則面臨降職和減薪的處罰。
公司還導入了被稱為“精益管理”的手法,徹底規避浪費現象。毫無疑問,體制好就好在組織機制上。果敢作風也屬美式,2004年美的曾介入客車制造業,不過四年后就撤出了。
家電產業大環境并非順風順水,中國政府調整收窄了節能家電的銷售補貼和家電下鄉的購買補貼等政策,用于壓縮機上的稀土的價格也一路飛漲。在7月22日召開的內部會議上,何享健提出了清晰的指導思想:科技行業領先、實施精益管理、加快國際化。新形勢的新決策經過多年的孕育似乎馬上就要誕生了。
推薦閱讀
施華洛世奇公司表示,對于網上一切侵權或非法銷售施華洛世奇產品的行為,會考慮采取相應的法律行動 在施華洛世奇的官方網站上,以沐恩搜索顯示為非特約授權品牌。 施華洛世奇侵權產品網絡泛濫追蹤 本周二,新快報賺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的節能空調搶占先機 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