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大多數地區開始降溫,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寒冷的天氣讓人有些不適,但對市場而言,冷風卻推動了“暖經濟”的迅速升溫。近日,記者走訪島城各大商圈發現,隨著天氣轉冷,我市各大百貨商場、家電市場、服裝店、餐飲店甚至夜市都紛紛抓住“涼”機,大打“溫暖”牌,帶有明顯季節性消費特征的火鍋、取暖器、保暖衣物、暖寶寶等都進入銷售旺季。天氣雖然日漸寒冷,但“暖經濟”的熱度卻在持續上升。
經濟分析人士指出,從近年來暖系產品不斷增加的種類和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就可看出,與夏日經濟相比,消費者冬季的市場消費能力絲毫不弱,甚至更有潛力可挖,天越冷,“暖經濟”就越熱。健康專家同時指出,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暖系產品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證健康,仔細鑒別,防止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對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傷害。
天氣變冷“火了”服裝市場
“青島的秋天本來就短,這兩天一降溫,像突然到了冬天似的。”眼下,隨著入秋以來最強寒流來襲,島城氣候仿佛“一夜入冬”,市民們見面寒暄的話題總是離不開一個“冷”字。不過,天氣轉冷對于冬季服裝市場來說卻是一個利好消息。
記者近日走訪了我市的服裝市場發現,各品牌的冬裝已經全部上市,保暖內衣、棉服、羽絨服、圍巾、帽子、雪地靴等保暖產品都被擺到了柜臺最顯目的位置,價格雖然都不低,但銷量卻呈現“井噴”的狀態。
昨天上午,記者在臺東利群、萬達廣場、陽光百貨、麥凱樂、大拇指廣場等多家商場看到,前來購買冬季衣物的消費者絡繹不絕。“這兩天羽絨服、沖鋒衣、棉服、呢子大衣、羊毛衫、保暖內衣賣得都特別好。”商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冬裝上市后,銷量一直都比較平穩,但從前兩天降溫之后,前來購買冬季衣物的客流驟然增大。記者了解到,不管是兒童品牌、成人品牌還是老年人品牌,這幾天御寒衣物的銷量都有了大幅的上升,比剛上市時翻了好幾番。
在一家內衣店記者看到,各種御寒內衣、打底褲、厚襪子應有盡有,與往年相比,款式也更為豐富。“這種是今年的新款,150元一條,別看它薄,穿起來保證你暖和。”在了解價格時,店主表示,今年的價格比去年略高一些,但這兩天突然降溫,銷量非常好,這種打底褲都快賣脫銷了。店主告訴記者,近來驟降的氣溫一下子刺激了市民的“暖消費”,內衣價格的上漲并未阻擋市民消費的熱情,每天像打底褲、保暖套裝的銷量平均都在二三十件,而價格在200元左右的保暖套裝成為“消費主流”。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部分大型商場后發現,新上市的保暖內衣價格大都在二三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近千元,只有部分舊款貨品才有折扣活動。
電暖氣加濕器爭打“實用牌”
冬季居家,如果家里沒有供熱,那電熱毯、空調、電暖氣等產品是必不可少的,干燥的冬季在家里準備一款加濕器也越來越成為大多數市民的共識。氣溫驟降不僅催熱了冬季服裝市場的生意,一些家有老人、小孩的家庭紛紛將目光投向電暖設備,在保證自己的家人穿得暖的同時,更要“住得暖”。
近日,記者在島城蘇寧、國美、各大百貨商場等電器賣場走訪時發現,電暖器、加濕器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被擺在了賣場最顯眼的位置。在南京路國美記者發現,不少市民正在選購電暖器。市民許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天突然降溫,家里老人和孩子有點受不了,幸好咱們青島已經開始提前供熱,不過家里溫度還是達不到正式供熱時的水平。他決定買個電暖氣放在家里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冬天家里供暖會比較干燥,他還想買個加濕器增加一下家里的濕度。
某品牌電暖器導購員王小姐告訴記者,這一陣天氣變化比較大,前來選購電暖器的市民逐漸增多,而人們在選購時較為看中產品的性價比,價格為三四百元的實用型電暖器賣得最好。記者發現,今年的電暖器在款式上沒有太大變化,價格與往年基本持平,大約在200元至1000元之間。記者注意到,由于擔心家里有小孩,電暖氣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今年很多消費者對電暖墻的關注度也明顯高于往年。
加濕器的市場爭奪戰絲毫不遜于電暖氣。記者看到,亞都、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的加濕器都加大了促銷力度。不僅價格上拼出了“99元加濕器”的超低價,銷售人員還特別注重推薦消費者在選購時的親身體驗,通過價格、實用性、體驗性多方面爭寵消費者。
便攜式取暖產品熱度不減
除了吃、穿、住、用,今年,便攜式取暖產品的熱度依然不減,暖水袋、暖手寶、暖寶寶貼片等繼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如今的暖水袋和暖手寶已經不再只是當年的老舊樣式,可愛的卡通圖案、不拘一格的外形都非常受消費者的青睞,有的暖水袋還“穿”上了毛茸茸的衣服,即使不充入熱水摸上去也很暖和。充電式的暖手寶則受到很多上班族和學生的喜愛,造型小巧、方便攜帶、可長時間供暖讓年輕一族的消費者們愛不釋手。
除了需要充入熱水或充電的取暖產品,近幾年在我國風靡的類似隱形熱水袋的“暖寶寶”貼片依舊是今冬的熱銷產品。
“暖寶寶”的商品名本為“一次性使用取暖片”,最早是由日本發明,將“暖寶寶”貼在身上,就能持續發熱10個小時左右。記者在我市多家百貨商場、批發市場采訪時發現,隨著天氣轉冷,“暖寶寶”近期持續熱銷。這種方便實用的取暖工具受到年輕女性和老人的歡迎。
臺東一位批發“暖寶寶”的商販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做暖寶寶批發已經三年了,一開始大家并不太認識和接受這種產品,但這兩年隨著認知度的提高,暖寶寶的銷量非常好,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批發上萬片。記者了解到,市場上的“暖寶寶”售價約為3.5/片~5元/片,網購則1元/片~2元/片。正在采購暖寶寶的張小姐告訴記者,“這兩年冬天她每年都會買暖寶寶使用。女生都比較愛美,即使冬天很冷也不喜歡穿得太臃腫,但是要風度就沒溫度,兩者很難兼得,不過有了暖寶寶就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了。”
不過也有市民不太認可這種看起來很方便的產品。市民劉阿姨表示,取暖片通過化學作用只能局部取暖,不像穿衣服那樣能夠均勻保暖,對身體可能不好。在寒冷的冬天,她更愿意選擇多穿點衣服。
專家提示保暖也應綠色健康
“冬季保暖不能只有溫度,更應注重綠色健康。”健康專家指出,冬季取暖有很多問題要注意,市民不能盲目地只追求溫度,而忽視了對健康的影響。
耳鼻喉科專家告訴記者,大部分家庭在冬季都采用集中供暖,但由于一到冬天,很多人怕冷氣進來熱氣散發出去,降低室內溫度,因此家里都緊閉窗戶,室內空氣流通不暢,會造成呼吸系統不適、降低身體抵抗力。建議每天都要給房間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最好的通風時間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之間。專家建議:“如果家里太干燥,可以在暖氣下方放一盆水,或是使用加濕器增加一下家里的濕度。” 在使用電熱毯時,由于電熱毯的電磁輻射量較高,孕婦、兒童最好謹慎使用。另外,電熱毯不適合鋪在軟床墊上,否則電熱絲容易受到抻拉,易斷裂、漏電;電熱毯適合在睡前開啟,睡覺時一定要關掉;如孩子有尿床習慣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最好不要用。“暖寶寶”雖然方便,但使用“暖寶寶”貼片時,也最好將其貼于內衣的外側,不要直接貼在人體皮膚上,而且不能選擇溫度過高的“暖寶寶”。低溫燙傷會引發冬季過敏和接觸性皮炎。
健康專家提醒,秋冬之際,市民在衣著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風雨過后,早晚溫差加大,應及時添加衣服,特別是老人、小孩、孕婦和體弱多病者更應適時增衣,以防著涼感冒,引發或加重病情。腿腳、膝關節、頸部、雙肩、腰部等部位要做好保暖,以防受凍引起全身不適。居家供暖要注意溫濕度平衡,不要長期依賴便捷、快速的取暖產品。在嚴寒的冬季享受空調房舒適的同時,更應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推薦閱讀
在關閉中國所有門店時曾宣稱要重開門店的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已食言,昨日,記者從有關途徑了解到,百思買在上海徐家匯重啟門店的計劃已經擱淺,百思買重開門店仍無具體時間表。 去年2月,進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青島]商企抓“涼”機烘熱“暖消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