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勞動力不斷上漲,家電下鄉等因素影響下,當前我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加劇,不僅拼技術和品牌,在集群化產業發展的市場格局下,本就崇尚規模制勝的家電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成為“家電巨人”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
日前,國內家電巨頭長虹高調宣布,將依托向高端制造業、服務業和國際化三大轉型的戰略實施,力爭到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到2015年,計劃集團整體收入突破15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長虹集團在吃透產業鏈,完成產業價值鏈方向、產業形態方向和商業模式方向的“三坐標”戰略產業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三個轉型”的發展戰略,以“7+3”產業動車組的發展模式,爭取實現價值發展與規模發展“兩翼齊飛”,長虹集團沖擊1000億元銷售目標可期可待。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長虹“7+3”產業布局中,無論是多媒體、家電、服務業還是諱莫如深的軍工和地產,價值增長的潛力非常大,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都比較看好其發展空間。
多元化布局告結
“傳統”、“價格戰”、“低利潤”等標簽,一直是我國家電行業的代名詞,如何能在與國際家電巨頭競爭中破繭而出,行業企業一直翹首企盼。
我國入世十年來,國內家電企業沒被國際家電巨頭壓垮,反而使海爾、長虹等一批家電品牌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加具有競爭力與影響力,中國市場也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產品產銷中心。
根據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家電市場規模首破萬億元大關,全年國內家電銷售增速超18%,創下過去10年之最。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提高技術、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一直崇尚規模制勝的國內家電巨頭紛紛打出千億元銷售的戰略目標,為國內家電產業新一輪的發展注入了一陣興奮劑。
繼美的集團去年宣布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后,家電企業格力、志高、格蘭仕、長虹等紛紛調高發展目標沖刺千億元目標,力爭在企業發展中迎來戰略拐點,在集團軍中成功突圍。
僅以長虹集團為例,這也是作為一家擁有50年發展史、離海岸線1500公里的內陸消費電子企業,首次提出“三年沖千億、五年再造一個新長虹”的發展目標。
數據顯示,2010年集團實現整體銷售收入615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30%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548億元,同比增長27%。
從615億元到1000千億,2年多的時間,留給長虹思考的時間并不多,未來3—5年,長虹最重要的業績增長、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有哪些?長虹集團副董事長劉體斌表示,價值增長是長虹價值發展的基礎保障,規模增長則是構建長虹規模發展的產業基礎,長虹的發展將是價值規模的雙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在完成“三坐標”戰略產業布局的基礎上,2010年11月,順應3C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長虹提出了“三個轉型”的發展戰略,也就是從裝配型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從純制造業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轉型、從本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
同時,長虹深化組織管理變革,實施智能戰略,啟動了“7+3”產業動車組的發展模式,即多媒體產業集團、家用電器產業集團、軍工產業集團、新興產業集團、零部件產業集團、海外產業集團、服務業產業集團等7個產業集團和長虹佳華、國虹通訊、長虹置業3個直屬事業部。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1月12日消息,北京時間1月11日,拉斯維加斯迎來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又一次盛會,此次盛會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吸引了全球130多個國家超過15萬名觀眾參加。華為互聯網業務總裁朱波在微博中對會展中的產品發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年再造新長虹 價值洼地凸顯擴張契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