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來臨,氣溫逐漸升高,電冰箱、電風扇、空調等家用電器的使用頻率也逐漸增高,時間久了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不少市民都面臨著家電維修的難題。“價格高,修好了還容易壞。”近日,家住培黎廣場的趙先生如此抱怨。而更令市民擔憂的是,家電維修業自身頑疾纏身,一不小心就會被“坑”。
維修價格天差地別
趙先生說:“家里的空調前段時間出了些問題,當時撥打了家電維修中心的電話,一位維修師傅一會兒修好了空調。臨走前,那個維修人員還收取了600元維修費,開具了一張商品發票,并在發票上標明:維修后空調可保證使用3年的字樣。”但是,第二天,趙先生就發現空調又“罷工”了,立即撥打對方電話,卻再也無人接聽。趙先生發現,自己受騙了。
無獨有偶,李女士也有同樣的遭遇。她家的電飯煲不小心被燒壞了,在一家家電修理店維修花了20元,她說:“買個電飯煲也不過百元左右。”她覺得這錢花得有些冤。可是,還不到一個星期,新換的零件又出故障。這次李小姐換了一家維修店,結果只花了5元錢修理費。維修人員告訴李小姐,前一家維修店給她換的零件是次品,進價只需要1元錢。
李女士說:“我也不會看零件,也不知道怎樣的零件不是次品。看來,要想維修好小家電,還得有識別零件的火眼金睛。”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我市家電維修價格較亂,往往是同一個零部件損壞,收費的標準卻大相徑庭。有的家電維修部掛著某某品牌維修點,卻看不到授權書之類的憑證,消費者覺得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記者來到一家修理鋪,稱家中電視機出現了問題。該店的維修人員說,修理費在50元左右。而在另一家家電維修部,同樣的問題,該店維修人員卻說只需要20元。且不論價格高低,維修后的電器卻大多不保修,使用壽命能有多長時間,誰都無法確定。
維修業也有“潛規則”
金城家電維修公司的周師傅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我市家電維修服務業的現狀是:起點低,規模小,網點設置散亂,對廠家的依賴性強,整體競爭力較弱,市場化程度較低。而且一直被當作家電企業的補充部分,而沒有當作產業來發展,盈利與非盈利不分,沒有形成產業規模,普遍存在成本過高的問題。
華強家電維修中心的胡師傅介紹,家電維修行業普遍存在幾大“潛規則”:一是“小題大做”,利用消費者不懂產品的構造與原理,維修人員將小成本的維修說成大故障,并換掉主要配件,借機謀取更多利益;二是“偷梁換柱”,家電維修的成本主要是零件等原材料的花費,維修人員在維修時把原本質量很好、并未損壞的零件換下來,繼而換上舊電
器上拆下來的低成本零件,消費者使用不久就又出問題;三是在家電上“預留故障”,使得原本可以一次性修好的產品需要經過多次維修,讓消費者多掏錢。
維修家電請您擦亮眼
據介紹,小家電維修難很大程度上與低價競爭有關。實力不強的小家電企業眾多,但售后跟不上。所以,消費者需要進行家電維修時,一定要選擇合法的、正規的、有授權的、技術水平比較高的維修網點,這些家電維修網點可以通過家電的售后維修單查詢到。
業內人士介紹,家電維修一定要讓維修人員在保修卡上填好維修記錄,包括維修時間、故障原因、維修方式、收費情況及維修人員等信息。消費者需要了解一些家電的使用常識,特別是一些高、新、尖的家
電在家庭使用環境下的實際效果、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以及日常維護常識,避免出現不會使用、使用不當造成產品故障甚至損傷等情況。所以小家電壞了,消費者在選擇維修時,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商家陷阱。
相關新聞
質量堪憂維修難
雜牌小家電多是一次性
“小風扇、酸奶機、迷你棉花糖機、蒸蛋器……這些創意小家電因為可愛的外觀、獨特的創意和經濟實用的價格,受到大眾的歡迎。不少消費者除了買來自用還作為禮物送給朋友。可這些熱銷的創意型小家電雖然使用方便,造型可愛但其質量卻往往難以保證。記者走訪電器維修部門發現,這類創意小家電總是出現“修不如買”的情況,淪落為“一次性家電”。晚報記者楊鷺李莉
雖然“創意小家電”在網上賣得如火如荼,但記者走訪市內各電器賣場卻發現,大多在網上熱賣的小家電都難覓蹤影。隨后,記者走訪夜市、查閱網站,發現許多受消費者歡迎的小家電大多都是雜牌貨,很少有“身出名門”的。
“這種風扇上網時用最好,直接插在USB接口就行,平時可以用電池……”在電子商貿城,一名攤主這樣向記者推銷小風扇(價格在20至40元不等)。當記者詢問如果壞了該去哪里退換和維修時,攤主笑著說:“這小東西也就二三十塊錢,質量也對得起這個價格,用壞了就換,修反而劃不來。”
這些出身作坊的小家電,廠址真假難辨,售后和維修都沒有什么保障。而且,由于大多數只能從網上購買,沒有發票,監管監督都很困難。業內人士表示,電器業對該種創意小家電的定位也比較模糊,加上它利潤不大,沒有引起業界太多的重視,更沒有行業標準和規范,消費者在購買時多數也只是圖個新鮮。
小家電因其價格不高,消費者維修起來或是因為嫌麻煩,或是因為維修費用過高覺得不劃算,往往就是用壞之后再換新的,造成雜牌小家電變成了“一次性家電”,這樣不但會造成經濟上的浪費,也不夠低碳環保。
推薦閱讀
徐州市家電下鄉 工作自2009年2月份啟動以來,截至2012年7月31日,共銷售家電下鄉商品221.53萬臺(件),實現銷售額54.02億元,發放補貼202.5萬臺(件),補貼額6.1億元。銷售量、銷售額分別占全省12.63%和12.6%,均列全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蘭州]偷梁換柱 家電維修頑疾纏身待整治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