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被冠上“智能”的標簽后,價格往往都會高出上千元,到底什么樣的家電才能算上智能家電?記者了解到,我國首個智能家用電器智能化標準《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下簡稱《通則》)將于9月起實施分級考核,并且出廠前必須貼上標識。
新政即將啟動,家電生產企業又如何應對?
探訪:智能家電市場“魚龍混雜”
市民董繼云告訴記者,準備“十一”結婚,關注家電時發現,很多家電都聲稱智能,每個品牌標準都不一樣,有的品牌還自己標注智能等級。
9月1日后,智能家電通過檢測,將依據家電的智能特性、智能技術、智能結構等3個方面分為5級。其中,最低為5級,最高為1級,經過檢測的產品將貼有智能化等級標志,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日后可按照智能家電到底有多“聰明”來選購。
而目前,市面上打著”智能“旗號的產品不在少數。昨日,記者在走訪過程中注意到,凡稱為智能家電的產品,價格都要比普通的產品高出幾百到千元不等。如某品牌的一款普通的55吋液晶電視價格為8890元,而另一款打著智能“云電視”的同款液晶電視的價格就要高出4000多元。“智能家電最主要就是功能增多了,價格自然也就提高了。”五星電器金寨路店的某品牌導購員李旭這樣告訴記者。
市民秦峰告訴記者:“去年搬新家在賣場購買了一臺智能電視,導購員稱該電視可以上網,并與手機相連,通過手機還遙控電視,但買回家后發現操作程序復雜,而且很多功能實現不了。”
企業:智能家電企業或被“洗牌”
我省作為國內家電智能品牌最為集中的地區,彩電、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總產量的規模早已過千億。在《通則》大限即將到來之際,我省的家電企業將如何應對?
合肥海爾工業園銷售部相關負責人徐坤表示:“智能家電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觀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如今,不少家電生產廠家都在打“概念牌”,3D、云計劃、語音操控等花樣層出不窮,但智能家電的含金量消費者卻不得而知。”
徐坤認為,智能家電測“智商”后,將為生產企業、銷售商、質管部門、消費者提供一個檢測智能家電“智商”水平的標準,這將有助于更加規范智能家電市場,甚至可能促進智能家電業的洗牌。
推薦閱讀
12月1日,備受業界矚目的國美集團領航者ERP信息系統實施成功發布儀式在天津隆重拉開了序幕。 發布會上,國美與參會嘉賓共同探討了在新的產業形勢下,中國家電產業如何通過創新模式來啟動未來。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正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安徽]市場混亂智能家電企業或被“洗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