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動智能化戰略將以智能化為‘靈魂’,統一推進旗下多媒體、通信、家用電器、智能交通、地產等全系統智能化。”
“海信曾經堅信3C融合戰略,在電視機單一產品的基礎上陸續孵化并涉足了計算機、網絡安全設備、智能商用設備、智能交通、移動通信、互聯網、光通信等產業,坦率地說,在這條充滿未知的荊棘之路上海信受過挫折。我們的計算機和網絡安全設備最終由‘先驅’變為‘先烈’,互聯網電視也由于產業鏈的不成熟、不完善而夭折。”
5月15日,海信集團(微博)董事長周厚健在北京向記者坦言,海信曾經在3C融合道路上有失敗經歷,并聲稱“正式啟動智能化戰略,以智能化為‘靈魂’,統一推進海信旗下多媒體、通信、家用電器、智能交通、地產等全系統智能化”。
曾經堅信3C融合
周厚健認為,在三網融合、三屏融合背景下,空間壓縮、時間延伸、企業變“軟”、世界變“綠”,這一切都是智能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趨勢下,智能電視、智能家電、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等智能產業將蓬勃興起。海信所處的產業也將因此面臨各種技術的跨界融入和沖擊。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海信曾預見性地提出3C融合將成為必然,隨后在電視機單一產品的基礎上陸續孵化并涉足了計算機、網絡安全設備、智能商用設備、智能交通、移動通信、互聯網、光通信等需要融合的技術和產業。
據了解,2002年海信曾聯合陽光衛視等,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了互聯網電視。“坦率地說,在這條充滿未知的荊棘之路上海信受過挫折。我們的計算機和網絡安全設備當年婦孺皆知,但最終由‘先驅’變為‘先烈’,互聯網電視也由于產業鏈的不成熟、不完善而夭折。”周厚健告訴記者。
自揭海信短板
周厚健認為,在這場智能革命到來之時,創新文化將顯得更為重要。市場競爭的重點已經不再是以往單純的終端硬件競爭,應用與服務和用戶體驗成為核心,這無疑是海信的短板。
“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電視機制造這個‘基因’和地處山東青島的地域局限。因此,海信已經把研發團隊布局到了美國和歐洲。”周厚健說。
行業生態環境是海信面臨的又一大挑戰。盡管海信集團旗下的產品可以實現多屏互動,可以互通互聯實現無縫連接,但國內不同品牌之間的設備因為傳輸協議不一致很難兼容,這將大大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所以,開放、兼容、統一成為海信對社會和行業的期許。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證券時報記者 周榮祥 國美電器昨天宣布,國美集團領航者ERP信息系統已經正式實施成功。據了解,這一系統的成功升級將為國美加快推進商業模式變革搭建很好的后臺基礎,標志著國美率先進入了商品經營和客戶經營的階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信周厚健:3C融合道路上受挫轉型智能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