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家電補貼政策實施一周,但對市場效果,遠未及前幾輪補貼來得猛烈。昨日,記者走訪武漢各大家電賣場發現,享受節能補貼的家電多為一、二級能效產品,比占市場大半份額的三、四級能效產品貴了40%至1倍。
“節能牌”太貴,補貼難奏效
“補貼最高400元,而能享受補貼的空調最便宜也要4000多元,太貴了!”家住武昌的楊女士,昨日在中南國美電器挑選空調時,向記者抱怨。
記者發現,家電賣場中,有節能補貼的產品多為高價貨。拿海爾空調為例,某款四級能效空調價格為2800元,相同匹量的三級能效空調價格為3399元,二級則要4199元。而能享受節能補貼的只有4199元款,補貼240元后,價格仍比四級能效高四成。
空調補貼情況也基本相同。每高一級能效,價格上漲20%左右,而只有一級、二級能效空調能享受補貼。工貿家電中山公園店海爾空調售貨員稱:“這些空調只占到銷售額的20%。即便有補貼,節能家電仍太貴,感覺補貼效果不大。”
電視機的補貼機型價格更高。在工貿家電中山公園店,創維電視售貨員稱:“可享受補貼的幾個型號都是4D或‘云電視’,銷售價格都在8000-12000元,現在還沒有銷售出去一臺。但是,3000元左右的彩電蠻好銷。”
“高能效”家電曲高和寡
“節能牌”價格高企之下,記者發現,目前部分品牌空調主要銷售三、四級能效的產品,一、二級能效空調數量零星。
但相關人士透露:“這段時間密集吐貨,只是想盡快消化低能效產品庫存,以后集中售賣高能效產品。”武漢國美表示,已經開始推動賣場產品向一級能效轉換。調整后,一、二級能效產品占比將超過60%,部分品牌銷售產品將全部屬節能產品,逐步淘汰一線城市門店中低于二級能效的家電產品。
格力、美的等企業也透露,將逐步停產低能效產品。武漢格力相關負責人透露:“總部已經開始醞釀調整產品結構,將綜合考慮收益率、產業升級等因素。”
“伴隨產品能效的提升,低價家電或從賣場消失。以后,賣場家電或許價格越來越貴。”一位家電業內人士分析:“這背后的推力,除了產業政策,更重要的是家電業的盈利壓力。在電商沖擊及價格血拼之下,2011年,格力電器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48個百分點,國美電器凈利潤同比下降6.2%。”
補貼政策紅利,可能因曲高和寡導致節能家電難以大面推廣。上述人士提醒:“事實上,市面上所謂的‘高能效’空調,還在打‘負離子’牌,‘空氣凈化’牌等概念;彩電業更是‘云電視’、‘4D’概念頻出。這些似乎都可能進一步推高家電價格。”
推薦閱讀
彩電、空調的節能補貼政策推行半月,消費者卻很難心動。昨天(14日),記者探訪多家家電賣場發現,與去年北京市執行的一級、二級能效家電產品都有補貼的普惠制不同,本輪國家補貼門檻較高,很多一級能效的產品都拿不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武漢]家電補貼實施 產品太貴市民不買賬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