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廣州市政協副主席簡文豪率領政協委員到佛山調研電子垃圾管理問題。記者獲悉,廣州目前沒有一家電子垃圾處理企業,也沒有建立電子垃圾回收體系。此外,整個廣東也沒有回收處理電視機熒幕和內部玻璃的能力,必須運到天津處理。
佛山企業可上門收舊家電
在佛山明杰環保公司,簡文豪帶領廣州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員會的委員們,考察了電視、電腦、冰箱等回收處理生產線。其中,冰箱經過人工分拆,取出壓縮機制冷劑后,外殼經傳送帶送入巨大的密閉箱子中被機器撕碎,再由特殊工藝處理,泡沫、鐵料、銅鋁、塑料等被分離的材料分別從不同出口送出,裝入包裝袋……這就完成了冰箱的環保回收處理過程。
據了解,廣東共批準了6個電子垃圾處理企業配額,分別在佛山市、順德區、惠州市、茂名市、清遠和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但目前只有4家開業,佛山明杰環保公司是其中之一。在佛山,市民只要撥打免費電話,3天內該公司就會派人上門回收廢舊電器,每臺價格從60元到100元不等。
遺憾的是,在廣州還沒有建立這樣的回收網絡,該公司每天回收廢舊電器1~2噸,僅有1/4來自廣州,但都是來自收買佬,無法直接從廣州市民手中回收廢家電。
明杰副總經理莫杰生表示,“我們上門收廢家電,市民肯定沒有發票開給我們,這樣就沒有支出證明”,從而導致企業稅收負擔重。他們希望政協委員能將這一困難反映給政府。
廣東不能處理電視熒幕
在調研中記者獲悉,電視機這么“老牙”的電器,整個廣東卻沒有回收處理電視熒幕和內部玻璃的能力,必須運到天津處理。
莫杰生解釋,由于電視機的熒幕玻璃和發光管等玻璃部分,含有熒光粉和鉛,屬于危險廢棄物,會造成重金屬污染,必須磨成粉用化學方法抽取,廣東的電子垃圾回收企業都沒有處理危險廢物的資質,所以需要運到天津處理。
廣州該不該建電子垃圾處理中心
有上千萬人口的廣州是否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電子垃圾回收企業?各界一直有所爭議。“廣州不適合建這種處理中心”,市政協委員、廣州大學環境工程教授張平表示,廣州是中心城市,加上環境容量有限,再興建這種大規模的電子垃圾處置中心不合適,而且也不符合產業轉移的要求。他認為,廣州更應該加強管理,比如對拾荒者的管理。
張平說,目前對于電子垃圾處理的最好方式仍然是,利用一定的設備設置和先進工藝進行集中處置,將污染降到最低,同時進行循環再利用。“這種處置中心肯定是必要的,但是否一定要建在廣州要認真考慮,全省應該一盤棋來考慮”。
中科院廣州分院黨組書記郭俊認為,廣州是否建這種企業可以權衡考慮,但電子垃圾回收的關鍵是回收,廣州建立回收體系至少要具備兩點:一是免費電話服務;二是上門回收,讓老百姓能方便地處理電子垃圾。
推薦閱讀
從雙11欺詐門事件,不難看出淘寶商城的尷尬所在:名為B2C,實際上是眾多賣家對消費者的B2C,而非淘寶對消費者的B2C;名為商城,實際上仍是一個集貿市場的管理者,對于顧客被忽悠這樣的情況,事前無力預防,事后難以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州]目前沒有一家電子垃圾產品處理企業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