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家電連鎖企業業績一片下滑,本土家電連鎖依然堅挺,此消彼長的中外力量對比,反映出中外家電連鎖企業對經濟環境適應能力的差異。
業績下滑正像瘟疫一樣快速在美國、歐洲、日本的家電零售企業中蔓延。媒體報道稱,美國百思買第二財季營收僅增長0.07%,遠低于美國經濟增速,而其凈利潤同比也大幅下滑30%;德國media-saturn的銷售額同樣出現明顯下滑,拖累了其母公司麥德龍二季度的利潤。與此同時,日本山田電機8月營收同比下滑28%,榮電集團同比下滑35%,BIC相機、KS電機、小島電器等企業的業績也均不同程度地出現高達兩位數的下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家電零售業正蓬勃發展。國美電器201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9.8%,利潤增長遠高于收入增幅,達到30.1%,可比門店收入也增長了7.4%。蘇寧電器2011年上半年營收442.3億元,增長22.68%,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25.35%。
中外家電連鎖企業的一熱一冷,有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中國市場需求旺盛;西方債務危機蔓延,經濟持續低迷。但亦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昔日家電零售巨頭在經濟變冷時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并非單純因經濟形勢變冷帶來的連帶效應,而是其經營模式變異帶來的結構性變化使然——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歐、美、日家電零售企業的采購轉移到了低成本的中國,價差成為這些企業贏利的主要來源。這一寄生型的生存模式令西方家電連鎖企業做著“低進高出”的簡單買賣,并沒有構建一套創造需求的產業鏈體系,從而越來越偏離零售企業的本質——捕捉和創造需求,一旦經濟低迷,在本土和海外市場四處碰壁不可避免。
對于零售行業而言,可比門店銷售收入是衡量經營業績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其增減直接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經營質量。從財報數據來看,百思買運營至少14個月的店鋪營收下滑了2.8%,連續第五個季度下降,而國美可比門店收入同店增長率達到7.4%。業內認為,這反映了國美門店和商品管理能力的領先性,在保持大規模擴張的同時實現了精細化的運營。而蘇寧電器則在其財報中稱,“公司上半年繼續通過加強與供應商合作,提升定制包銷、OEM等高毛利產品銷售比例等措施來進一步提升毛利率水平,報告期內綜合毛利率為18.9%,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6個百分點。”
上述種種,皆是本土家電連鎖企業保持旺盛增長態勢的原因所在。
隨著債務危機的進一步蔓延,美國經濟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低迷,這將直接影響到當地消費者對電子家電產品的需求,加上人口老齡化加速和網絡購物的發展,百思買的未來發展將受到更嚴峻的挑戰;而日本由于市場腹地較小,加上受地震沖擊,未來市場空間增長乏力,直接影響了當地家電零售業的發展。與此相反,中國國內市場對傳統家電和新興產品的需求正處于爆發期,這為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中國家電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當然,挑戰依然存在:如何向二三級市場下沉,如何平衡網絡擴張與精細化經營,如何掌握線上發展的節奏,將考驗本土家電連鎖的智慧。
推薦閱讀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營銷總部副總裁王金亮日前透露,美的計劃三年內全面淘汰定速空調的生產,全面轉向變頻空調。這是國內第一個宣布淘汰定速空調時間表的廠商。 王金亮稱,2008年,美的發起變頻空調的市場普及總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歐美日家電連鎖企業業績下滑 本土堅挺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