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1:購買家電有門道七個問題很重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電產品的不斷豐富,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售前的促銷活動及售后的維修服務存在的諸多弊端也表現突出。家電消費更應講科學,購買電器時要注重實用性,不要盲目追求低價位,更不能貪圖便宜去購買“三無”或假冒偽劣商品,保持冷靜的心態,避免上當受騙。
一、盡量在信譽度高的大型商場或連鎖店選購品牌產品。產品質量、安全性能、售后服務等方面都比較有保障。
二、經過安全認證或質量認證的產品才會考慮。安全第一,超低價格電器慎重購買,可能存在嚴重的隱患,威脅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三、理智消費,按需購買,不盲目跟時髦。不被所謂的新名詞、新概念忽悠,從經濟和適用的角度出發來選購家電,不片面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
四、慎重對待促銷活動。不要只看價格忽視質量,因為促銷產品可能是通過使用低等級零配件,降低工藝水平生產的廉價機型。要警惕商家借降價之名清除庫存產品。
五、一定要注意“生產日期”。生產日期過長的家電會導致自身的元器件有一定老化,會影響其正常的使用壽命。
六、要細心驗貨。送貨上門的電器,要開箱驗貨后再簽字,防止出現問題商家找借口拒絕退、換貨。
七、勿忘索要憑證。主要是發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等。尤其是發票,是消費者維權的首要條件和重要證據,切不可圖省事而不要發票,避免日后產生糾紛時無法維權。
警示2:家電報修須謹慎山寨售后問題多
消費者劉先生家中購買的全自動洗衣機出現故障,由于當時無法找到保修卡,劉先生在網上搜索到一個號稱該品牌洗衣機的專業維修的網站,網站內圖文并茂,看似十分正規,下方還有800打頭的“售后維修服務熱線”號碼。撥打電話與對方說明洗衣機故障后,對方派了工作人員上門維修,經查需要更換一個電容器,要價400元,沒想到維修后才過了幾天,洗衣機又壞了。劉先生找來懂家電維修的朋友查看后說,更換上去的部件不是品牌新品,而是翻新的舊品。劉先生很納悶:明明是售后維修,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朋友告訴他,上門維修洗衣機的,很可能是山寨維修點的人。后來仔細看售后維修單才發現全部是手寫的,并且沒有任何聯系地址和通訊方式。
消費者怎樣才能聯系上正規的家電售后維修呢?建議消費者不要到網上去簡單查詢品牌的地區維修部,或直接問本地的114查號臺查詢,也不要與以前維修過的維修服務部或維修人員直接聯系,因為廠家特約維修部每年都可能變動、調整。正確的聯系途徑有三條:首先查看保修憑證、使用說明書、產品外觀上是否公布有生產廠家統一的維修服務中心電話;其次到銷售商店去該品牌銷售柜臺查詢廠家的維修服務中心電話;第三是到生產廠家的官方網站上去查詢該品牌統一的專職維修服務聯系方式,向他們報修由他們安排。此外,品牌售后服務人員上門進行維修服務時,一般會著公司的統一服裝,并且應佩戴工作牌。如消費者對維修人員身份有疑問,可以查看維修人員的工作證,或者致電品牌售后核實。維修完成后,消費者要保存好維修記錄并索取收費項目的消費憑證,一旦發生糾紛,及時投訴。
警示3:“包修”“保修”要分清
前不久,消費者張女士家的空調不制冷了。當初買空調時看中的是企業承諾10年保修,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雖然給品牌售后打電話后維修人員很快就上門了,空調也很快就維修好了,但維修人員卻堅持要收200多元的維修費。張女士提出質疑,維修人員解釋說她買的空調已經過了1年的免費包修期。保修10年不是免費包修10年,是保證維修但要收費。張女士拿出企業提供的保修證一看,上面果然寫著“整機售后包修1年、主要零配件包修3年”。
調查中發現,有許多消費者都分不清“包修”和“保修”的區別,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大不相同。“包修”責任是由國家特別規定的。“包修”明確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承擔的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換、退貨(簡稱“三包”)責任和義務,由企業免費提供,而且指明是最低限度。“保修”是屬于有償收費概念,一般是指收取零件成本費,不收維修費用,跟“包修”全免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保修”責任是企業自定,是企業對自身產品和維修服務提出的責任條款的闡述。
消費者尤其要注意“保修”的有效期限:“保修”有限期限按整機和主要部件分別標注。對超過“包修”最低期限,甚至超過產品安全使用壽命或正常使用壽命,甚至“終身保修”的產品,要特別考察判斷廠家的信譽度和保障能力,在十年或更長時間后“保修”時候的兌現能力。另外,有時宣傳廣告寫的期限很長、條件極其優惠,但是隱含有限定條件,比如商業活動促銷期間或只針對某些特定品種型號等,一定要看仔細和全面,不要受誤導。還要注意索取有效的“保修”憑證,要注意憑證上寫的內容確實與口頭承諾的“保修”責任是否一致,“保修”的促銷宣傳品也是憑證,要特別注意留存。
警示4:收費標準問清楚家電維修不糊涂
消費者李先生反映,家中一臺42英寸等離子電視機使用一年多就發生了故障,黑屏無法啟動。聯系了說明書上標示的一家特約維修點,對方在電話中簡單詢問了故障,隨后告訴李先生,由于已過了包修期,維修費必須自理。其中上門費50元、檢修費350元,如有零件更換,材料費另算。這樣的收費,超出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很多消費者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大件家電配件價格高,維修費用貴。如液晶電視顯示屏出現問題需要更換,其費用往往會占到產品價格的一半甚至更多,感覺很不劃算;產品過了“三包”期后報修,行業規定一般有上門費、維修費、檢測費、零件費等費用,但具體內容不一致:有的品牌售后任何時候都不收上門費、而有的上門費則按是否在市區或按公里計算。維修費用雖然是按家電的類型、尺寸大小、當地物價水平和行業協會標準而定,但各家電售后維修費收取不一致,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
提醒消費者,當家電出現故障后,在找品牌的售后服務網點維修時,在電話里先問清收費標準或進店里查看。物價部門規定家用電器維修經營者要在經營場所或收費地點的醒目位置懸掛《維修價目表》和《零配件價目表》,也可以通過公示欄、手冊、電腦觸摸屏和滾動屏幕等方式,將維修項目、標準予以明示。提供上門服務的,維修人員應當在服務前向用戶出示與經營場所公布的價目表內容相一致的維修項目和標準,便于用戶查詢。上門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的還應標明上門服務費。家用電器維修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推薦閱讀
實施兩年多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于去年底正式退出。據江蘇省固體有害廢物登記與管理中心副主任姜勇透露,僅僅時隔幾個月,正規家電拆解業的回收數量減少近五成,居民隨意處理廢舊家電的亂棄現象開始抬頭。為此,我省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河北]避免上當消費協會發布家電消費警示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