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澄為您評說,百年柯達即將破產:誰扼殺了柯達公司?
劉澄:大家好,我是劉澄,歡迎收聽劉澄觀察。今天評論的題目是誰扼殺了柯達公司?柯達公司成立于1880年,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作為百年老店,柯達利用先進的技術為客戶提供不斷的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幫助無數家庭留住了美好的回憶。
柯達,一個美國式成功品牌代表,一個曾經占有寡頭地位的企業,一個被看作像可口可樂一樣擁有品牌忠誠度,但比可口可樂市場份額還要高的企業,曾經所向披靡,但是這樣令我景仰的公司卻在2012年1月傳出公司因股票低迷面臨摘牌退市的消息,在錯愕之余不禁感慨:沒有永遠的市場寵兒,只有奮勇當先、用站潮頭才能使公司立于不敗之地。
曾經:全球影像行業領頭羊 洞察市場趨勢
柯達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全球影像行業保持領先地位,創造了無數的行業第一,柯達120多年的歷史正是世界影像行業發展的縮影,回顧柯達的發展歷程,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是認為準確洞察了市場趨勢,并及時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了市場需求。1880年,當時還是銀行職員的喬治伊斯曼,開始利用自己的發明,批量生產攝影的干版,這就是伊斯曼柯達公司的前身,伊斯曼在干版生意上大獲成功,次年與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公司,1881年末伊斯曼從銀行斥資,投入全部精力經營自己的新公司,同時研究簡化私人攝影術的方法,1883年伊斯曼發明了膠卷,攝影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隨著柯達照相機在1888年的推出,伊斯曼奠定了攝影大中華地位,幾經變化以后,伊斯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為伊斯曼柯達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伊斯曼就意識到全球民用攝影市場的潛力,在完善全球領先技術的同時,積極促使公司經營的全球化,早在1900年柯達的銷售網絡已經遍布了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在市場營銷方面,柯達的營銷理念更是領先同行,早在1896年,柯達公司就贊助了第一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后,柯達更是贊助了決大多數的世界級體育賽事,通過大型體育賽事進行品牌宣傳,屬于柯達的出去項目。
如今:管理偏保守 措施發展良機面臨淘汰
進入信息化時代,柯達也是先知先覺,早在1976年就開發了數字照相技術,1991年柯達更擁有了130萬象素的數字相機,但是畢竟柯達在膠片領域太成功了,輝煌的業績延緩了公司轉型的步伐。由于公司管理層偏于保守,在拍照膠片時代進入數字時代之后,市場定位模糊,滿足于傳統膠片市場的市場份額和壟斷地位,缺乏對市場的前瞻性分析、對數字技術基于傳統影像的沖擊估計不足,反應遲鈍,政策猶豫不決,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經營重心和部門結構,產品轉型不堅決,錯失了發展良機,公司開始停滯不前。到2000年柯達的數字產品只賣到30億美元,僅占其總收入的22%,2002年柯達的產品數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競爭對手富士已經達到了60%,這與100年前伊斯曼果斷拋棄玻璃干版轉向膠片技術的速度形成莫大反差。
其間,柯達公司也試圖轉型,于2003年宣布放棄傳統的膠卷業務,重心向新型的數字產品轉移,并且在公司形象、品牌定位和產品創新方面進行了嘗試,但一切為時已晚。從2003年開始,柯達銷售利潤急劇下降,甚至從2008年開始,柯達靠出賣專利來維持公司的運轉,最終到2012年1月公司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對現有技術帶來的現實利潤和新技術帶來的未來利潤之間的過渡和切換時機把握不當,造成柯達大量資金用于傳統膠片工廠生產線和沖印店設備的第一水平簡單充分投資,擠占了對數字技術和市場的投資,使公司陷入知錯難改、船大難掉頭的窘境,眷戀傳統、忽視市場的變化造成柯達今天的悲劇,是市場選擇了柯達,最后也是市場拋棄了柯達,市場是無情的,也是公正的,凡是跟不上時代節奏的公司,就面臨著淘汰的命運,柯達公司難逃命運的安排,其它公司只要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也面臨時刻被顛覆的危險。
推薦閱讀
一邊悄悄與支付寶“拜拜”,一邊又高調與銀聯“牽手”,京東商城最近可謂動作頻頻。昨日,京東商城與中國銀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京東商城正式入駐銀聯手機支付。據介紹,銀聯手機支付的用戶只需要將綁定了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年柯達即將破產:誰扼殺了柯達公司?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