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整個世界經濟將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海外市場出口難度會繼續增加,國內市場,多重因素共同推動成本上漲,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業將可能出現“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減利”的被動局面。
在海信內部一直有這樣的危機感:今天的非核心業務,明天可能變得很關鍵,甚至會影響存亡;而今天的核心能力未來可能變得無關緊要。
所以,企業不僅要看到變化,更要適應變化;不僅要捕捉趨勢,更要駕馭趨勢;不僅要有清醒的認識,更要有長遠的打算。
海信這幾年一直進行結構性調整,加大對新興產業技術儲備和轉型的力度。
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帶來產品形態、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比如WIFI、3G、RF等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使得網絡、交互、顯示無處不在,這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辦公方式。
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看電視、玩游戲、交流、辦公,消費電子產業正在發生重大變革,電視、電腦、手機、冰箱、空調等一切電子、電器產品的無線智能互聯互通將變成現實。新型顯示技術也帶來了終端的多樣化,各種手持式終端,在網絡環境下將快速發展。
人機交互技術也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變革。近年來,人機交互的基礎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如傳感器技術、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姿態識別等技術已經成熟,在手機、游戲機、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消費電子產品也將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產品的形態因此而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會因此而改變。
網絡、人機交互、環保和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家電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這不僅關系到未來技術和產品的開發,也直接影響到企業在未來新的技術和產業環境下能否生存。
2010年是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十一五”規劃收官。海信集團在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同比增長41%;海外業務快速發展,出口收入同比提高39%。
2011年,“十二五”規劃開篇,海信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集團將繼續推進結構性調整,以綠色科技和產業鏈上的延伸與突破尋求更健康的發展,并在海外業務中不斷提升自主品牌占比,實施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戰略,書寫好轉變增長方式這篇文章。推進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進程。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國美電器網上商城逐步加快發展速度,成為家電網購領域新的價格洼地。業內紛紛預測,國美加劇了電子商務的競爭,勢必對京東造成一定沖擊,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實際上他們是走著不同的發展路徑。 業內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周厚健:如何應對家電業“增收不增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