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的爆發使日本成為命運多舛的國家。那么,目前日本家電業生產、銷售情況如何?2011年9月20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日本電機工業會舉行的第十次中日家電協會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日本電機工業會家電部部長中村禎之介紹了2010財年日本家電業的情況。
2010財年增長規模較大
2010財年(2010年4月~2011年4月),日本白色家電出貨額為22446億日元(約合1784.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1%。自2000財年22948億日元出貨規模以來,時隔10年,日本白電出貨額第一次超過22000億日元。
據中村禎之介紹,2010年白色家電銷售的不俗表現,得益于當年盛夏日本創紀錄的酷暑天氣和家電環保積分制度的深入開展,在各品類家電中,空調、冰箱銷量均大幅增長,實現自1994年以來同比增長幅度攀升兩位數。
2010財年,日本國內空調出貨量為833.8萬臺,實現同比增長20.7%,是自1972年以來,出貨量的最高值。截止到2011年3月,日本國內空調的普及率達到89.2%,平均每戶空調保有量為2.6臺,且變頻空調在日本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絕大部分家庭使用的都是變頻空調。
日本國內冰箱的出貨量近兩年未出現大幅變動,一直維持在每年400萬臺的規模,2010財年的出貨量為444.7萬臺,同比增長9.2%。因為有周末集中購買食物的生活習慣,日本國內對大容量冰箱的需求旺盛,以2010財年數據為例,容量在401L以上的大型冰箱占到冰箱整體銷售份額的46.9%。
日本國內洗衣機市場同樣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且產品結構向大容量方向發展。數據顯示,2010財年,日本國內洗衣機市場出貨量為466.4萬臺,同比增長7.6%,在產品結構上,舊式雙缸洗衣機市場份額已經降到5%以下;與中國市場一樣,全自動洗衣機占據了日本洗衣機市場最大銷售份額,占到6成左右,而8kg以上的全自動洗衣機市場占比為34.4%,同比增長12.7%。
同時,2010財年,日本國內洗干一體機出貨量為131.5萬臺,同比增長6.7%,占據整體洗衣機市場份額約3成。
震后生產基本恢復
日本地震發生后,家電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中村禎之說:“4月中旬,日本電機工業會對會員企業展開調查,從65家公司得到受災報告,其中25家公司受到部分損害,40多家公司在物流方面受到影響。日本東北地區生產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的企業較多,受地震影響較大。”
除了企業受到影響之外,日本部分供應鏈和物流基礎設施基本“崩潰”。在受災地區,零部件、材料采購企業受災嚴重,不僅包括一級零部件制造企業,還有二三級供應商。地震發生后,一部分特殊材料由于供應不足價格快速上漲。同時,由于公路、鐵路等運輸線路受災嚴重,燃料、電力、原材料不能及時運輸,對家電企業生產造成了較大影響。
同時,中村禎之表示,地震發生后,家電企業紛紛展開自救措施,自5月中旬開始,家電企業就陸續恢復生產,其中,工廠重建工作進展順利,目前總體已經完成80%~100%重建,但受災地區和受損嚴重的部分工廠尚不能生產。一些受災較嚴重的中小企業將主要零部件轉為外部訂貨,從集團母公司借用工廠設立臨時生產線或通過新建生產體制恢復生產。同時,日本主要公路和鐵路等基礎設施修復迅速,雖然港灣運輸恢復較慢,但通過其他運輸工具代替,這一問題對家電企業影響并不大,物流體系已基本恢復。
從震后各品類家電的出貨情況也可看出,日本家電業災后“元氣”已經基本恢復。日本電機工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4~7月,日本空調市場累計出貨量為434萬臺,同比增長14%,繼2010年后維持了高增長態勢。但分析2011年7、8月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出,日本市場空調出貨量已經出現下降,7月單月的出貨量相當于2010年同期的94.1%,8月單月僅為68%。
2011年4~7月,日本國內冰箱累計出貨量為175.6萬臺,同比增長9.2%,但7、8月也出現出貨量下降態勢,其中,7月出貨量相當于去年同期的98%,8月這一數值則更低一些,僅為85.3%。而洗衣機4~7月的出貨量為169.6萬臺,同比增長8.6%。
推薦閱讀
伴隨著泰國洪災25日侵入曼谷機場,全球供應鏈中斷事件相繼浮出水面。 當天,日本數碼相機生產商佳能宣布,泰國洪災將造成年度營收減少500億日元(1人民幣元約等于11.9465日元),年度營業利潤減少200億日元。 此前,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家電業:大震后生產已基本恢復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