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體報道國美電器(00493.HK)前董事局主席陳曉對國美電器在財務、股價及前途等方面提出多重質疑。
據媒體報道,陳曉表示,國美電器內部存在財務漏洞,從總部到大區,再到分公司,甚至門店和柜臺都成為了收費點,除了總部敲定的年度合同外,供應商還要與國美各個層次的領導交納相當數量的費用,導致供應商已經不堪重負。很多較好門店一個普通的柜臺主任每年從每家供應商處獲得的收益都超過萬元。
對此,陳曉本人在昨晚發表聲明,表明并未接受該媒體采訪。“其(該報記者)從一場無議題的私人閑聊中片面抽取內容所發表的文章,是缺乏常識的個人理解。既非我原意,更不代表我的觀點和言論。”
某家電企業高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陳曉并沒有說錯什么,所提的也不是新問題,都是存在很多年的老問題。“不只是國美,蘇寧、五星,其他地方的小賣場,也都一個樣。渠道就是個指數,誰敢丟掉它?”
上述人士表示,過去兩年,“零供”關系確實有些緩和,但從未真正和諧過,只是矛盾有大小,最后吃虧的一般是廠家,未來兩年矛盾還可能激化。
在他看來,中國的渠道不是真正的零售商,甚至談不上是一個渠道,而是一種典型的“賣場經濟”,帶有商業地產的畸形特征。
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掀起的新一輪店面擴張,表面看去會給廠家帶來許多機會,但實質上,許多新開門店并沒有獲得多少效益,反而成為廠家沉重的包袱。
“家電連鎖賣場開店要贊助,進場要收費,那些即便節日期間也并無多少人流的門店,也要硬鋪進去一些貨,這其中,伴隨著人力、管理等許多成本。” 上述家電企業高層表示。
2010年,他親自跑了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家電連鎖賣場,見到不少即便是周末也幾乎不見多少人流的店面。他認為,這個行業已遇到瓶頸,陷入到沒有實質性增長的惡性擴張循環。
2011年,國美、蘇寧分別設立了480家、370家的新開門店目標。如果達成,將創下有史以來單個財年擴張最為瘋狂的紀錄。
上述家電企業高層認為,這一輪擴張行動,國美可能確實存在陳曉所說的“賭氣”心理,也就是說,一定要與陳曉在任時的經營方式有明顯差異,而蘇寧,則可能擔心對手內訌平息后快速反擊,因此也在加快擴張步伐。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反擊蘇寧,國美甚至將開店達成率作為一個關鍵指標,在內部進行排名,并伴以獎懲。去年拿到國美集團最高經營獎“金鷹獎”的上海國美,2010年僅開5家店,改造22家;今年要新開25家,改造35家。
上述家電企業高層表示,這種沖擊任務式的競爭,可能會讓兩大對手的競爭走樣,最后成本或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推薦閱讀
上周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蘇寧電器聯合舉辦的“防災減災 我們在行動——家庭防災減災知識公益課堂”在全國十大城市同步開課。北京作為舉辦地之一,記者親臨蘇寧電器北太平莊店現場體驗了這樣一堂別開生面的家庭防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業內人士稱家電連鎖企業“零供”關系難和諧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