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9月22日(記者 李德娜)今年3月在東日本地區發生的大地震對日本經濟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對生產制造業的打擊巨大。同時,由于日本是全球主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地震對帶來的影響也波及到世界范圍。對于外界關注的震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在日前舉行了第十次中日家電協會交流會上,日本電機工業會家電部部長中村禎之做出了詳細介紹。他表示,就家電企業而言,截至6月底,有93%的生產據點已經恢復生產,80%的企業已經恢復到震災前的生產水平或已超過震災前的生產水平。
根據日本警察廳發表的數據,發生于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造成了15735人死亡。同時,大地震對生產的破壞也是顛覆性的,根據日本電機工業會今年4月對會員企業的調查顯示,包括重電、家電在內的日本企業不僅遭受了直接的損害,供應鏈及物流基礎設施也面臨了崩潰。
65家調查企業中,25家公司受到部分損害,40家以上的公司在物流方面受到影響,因地震發生的東北地區生產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的企業較多,所以地震給家電行業零部件采購帶來的影響很大。
同時,受地震影響,日本家電產業供應鏈和物流設施也幾乎崩潰。因零部件、材料的生產企業集中在地震地區,這些據點不僅是一級零部件制造商,還有二級、三級供應商,這些據點的受災使得所謂的供應鏈幾近崩潰,一部分特殊材料由于供應不足直接導致產品價格高漲。
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家電、電子行業,在電機、汽車產業同樣凸顯出來,這對日本企業原材料、零部件采購是一個教訓,采購應從不同渠道購買,中村禎之說。
而公路、鐵路等運輸渠道的崩潰,使得燃料、電力、原材料等籌措運送陷入癱瘓,為修復生產帶來不便。
地震后,日本企業展開了積極的災后重建工作,并且進展順利 。至5月中旬,生產據點的重建進度已達80%,主要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修復迅速,物流已經沒有大問題,雖然港灣設備的恢復晚一些,但企業可通過其他運輸方式進行代替以降低對生產的影響。
在零部件的采購方面,企業主要轉為外部訂貨,或從具有資本關系的母公司借用工廠設立臨時生產線,通過這些做法大部分企業都逐步恢復了生產。另外有部分企業由于半導體、電子元件進貨困難,特別是不能變更為外部訂貨和通過變更設計取得零部件的企業,出現了推遲交貨期和停產的情況。
今年6月下旬,日本電機工業會再次對受災地區的生產情況的調查結果則更加樂觀,由地震和海嘯造成直接損失的91個生產據點中,93%的企業已經恢復生產,有占到80%比例的企業表示已恢復到震災前的生產水平或已超過震災前的生產水平,其余20%的企業中,7成表示在2011年內可恢復到震災前的生產水平。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 郭瑩瑩 編譯】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大金工業近日對外宣布,公司將擬投資180億日元在中國江蘇新建空調廠。 據悉,新工廠主要生產家用空調,計劃在明年4月份投產,第一年的生產規模將達到150萬臺。新工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家電生產80%已回復到地震前水平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