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匯銀家電憑借“自營連鎖+加盟連鎖+售后服務連鎖+品牌代理發展”為核心的四輪驅動的獨特商業模式在H股成功上市。日前,匯銀家電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財報,其業績真的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據2010年年報顯示,公司首輪4個多億的融資已經“消耗”過半,卻僅換回來2010年9400萬元人民幣的盈利,還不及2009年的9700萬元。
與此同時,4月26日,匯銀家電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揚州匯銀建議公司發行4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票據。其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為發展家電零售提供資金及補充運營資金。公司董事會也認為此舉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并可以為公司業務發展和擴張提供額外資金來源。
匯銀家電怎么了?
高毛利的背后隱憂
不可否認,近幾年匯銀家電的毛利率水平都不錯。尤其是去年上市以來,公司2010年的毛利率已由2009年的16.5%提升到了18.0%。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應該還超過了同行的龍頭企業。
相反,匯銀家電的其他收入的貢獻微乎其微。因為匯銀家電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現金采購或者是短期的預付款采購。這樣,一方面的確可以更好地掌握商品的定價權,賺取更多的利潤,但同時,對于公司的現金流卻也提出了莫大的考驗。
以國美2009年上半年的數據為例,其營業額為204.62億元,空調占比14.66%,約為30億,但空調的毛利只有9.27%。而匯銀空調2009年全年營業額約為8.5億,遠遠少于國美2009年上半年的量,但匯銀空調的毛利則為18.2%,2008和2007年的數據分別為12.5%和18.6%。
“匯銀在現金流方面給了供應商很大的方便”,建銀國際分析師陳兆昌認為,供應商會優先考慮跟匯銀做生意,和跟國美、蘇寧做生意,在現金流方面的差別很大,因此給他們的采購價格也會有不同。
匯銀現金支付的方式也幫助其獲得格力、美的空調在揚州、常州等一些城市和地區的批量分銷權,這也意味著定價權。這直接給匯銀帶來的好處是,空調有較高的毛利,也是其所有產品中毛利最高的。
“我們付了預付款,供應商給我們一定的利潤,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匯銀家電董事長曹寬平稱。公司的零售業務毛利率一般都在20%以上,只是批發分銷業務拉低了整體毛利率。
但這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國泰君安分析師柯燁樂表示,由于匯銀多數采購需用現金預付方式,導致經營現金持續流出。匯銀年報也顯示,2010年公司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凈額約1.3個億,較2009年上升近2個百分點。
匯銀方面也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存貨、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付款項的增加所致。2010年公司總營收17.8億元,而預付款項、按金以及其他應付款項就有近8億元。相比較400多億銷售規模的國美,其預付款項還不到80億元。
柯燁樂也透露,公司的批發業務中僅有50%是來自公司有分銷權的品牌產品。大多數分銷權需以現金預付形式或15-60天短期賒賬形式采購,尤其最主要的兩項分銷權(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的特定地區分銷權)需以現金預付形式采購。因此公司2007-2009年預付賬款占采購總額的比重快速增加,達到分別約54%、73%和87%。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由于匯銀家電規模有限,要與蘇寧、國美在供應商那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只能采取與傳統賬期不同的采購方式。但這樣一來,對于匯銀的運營資金的壓力就是個大的挑戰。
這可能就是為什么匯銀家電的首輪融資還沒用完的情況下就準備再次融資的主要原因所在。該人士說,其實首輪4億元的融資真正用于運營資金只有3000多萬元,早已經用完。其他沒用的只是用于收購和建設物流中心的。
另外,匯銀年報也顯示,公司毛利率水平的提升,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得益于國家有關拉動消費政策的影響。截至2010年底,公司自營店的收入中分別有9.35%和26.09%來自于銷售“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兩項計劃的商品,相比較2009年分別上升了 3.35%和17.69%。
然而,這兩項利好政策也只是臨時性舉措。按照部署,“以舊換新”2011年底就會結束,“家電下鄉”最遲2012年底也將完成歷史使命。如此一來,支撐匯銀高毛利的另一“法寶”勢必失去意義。匯銀將會怎樣?
加大直營拓寬品類
或許,匯銀家電也已認識到這一點。盡管現在仍是以“四輪驅動”的模式在運營,而在內部實際上已經在慢慢調整了。
眾所周知,在匯銀既有模式的設計框架下,其收入來源主要有四大塊:一是直營門店,也就是零售業務,二是特許門店,三是第三方批發,四是服務收入。由于特許門店主要采取商品批發的模式,其利潤不計入匯銀家電的財務報表。
換言之,匯銀家電的營收一直以批發銷售為主。2009全年收入12.48億人民幣,其中零售、批發以及服務對公司總收入的貢獻約為35%、64%(30%銷售給加盟店,34%給第三方)和1%,該貢獻比例與2008年基本保持一致。
然而上市之初,匯銀家電業務發展部副總裁曹振明就表示,截至2011年底,公司來自于自營門店的收入將會占到公司總收入的50%-60%。盡管之后匯銀家電董事會立即發布公告予以澄清,但加大直營門店比例的做法似乎已經成型。
事實上,公司上市這一年的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據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底,公司擁有53間自營店,較2009年的27間增加26間,增幅高達96.3%。遠遠高出2010年當初新開16家自營門店的目標。零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09年的35.3%上升到43.1%。
相反,其特許加盟店的發展卻開始明顯緩慢。盡管2010年匯銀家電4.5億元人民幣的特許經營店收入較之2009年上升約20.1%,占其總銷售收入的25.1%(2009年為29.9%),但2010年,匯銀家電的特許經營店數為227家,同比增幅僅為3.18%,與自營門店數96.29%的增幅相去甚遠。
不僅如此,匯銀家電在給第三方批發業務方面,2010年收入雖然較2009年增加了1個多億,但占比也由2009年的34.1%下降到了30.1%。
很顯然,在2010年,匯銀家電的自營門店戰略顯而易見。畢竟匯銀零售業務的毛利率一直都遠遠高于批發業務。據了解,2010年兩者的毛利率分別為23.5%和13.5%。對此,匯銀家電副總裁王永也表示了默許。
不僅如此,如何通過店鋪形象、產品選擇、專柜設計、宣傳推廣、服務升級等多方面著手,加快實現特許經營店與自營店的全面統一,是擺在匯銀家電面前的一個難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7月28日訊]近日,長春國美司慶促銷升級,應季制冷產品冰點價銷售,惠民方案繼續! 天氣越來越熱,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白電銷售進入傳統旺季,為了讓春城的消費者舒爽過夏,長春國美相關負責人宣布,本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匯銀家電:“四輪驅動”為何增長乏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