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中接替陳曉,這是一個很戲劇性的結果,你可以從中悟出生活中的很多東西。”發生在陳曉和張大中之間多年的故事,令一位浸淫家電行業數十年的人士昨日如此感慨道。
9年前,為了對抗國美、蘇寧,陳曉與張大中初次相識。2002年,陳曉和張大中等組建了“中永通泰”,這是一個中小連鎖企業的戰略同盟,同盟成員約定通過聯合采購等方法,將幾大城市的區域家電賣場結成同盟,以共同對抗國美、蘇寧在全國的擴張。
2005年,這一松散的同盟隨著國美、五星電器的區域收購行動而悄然解體。不過,陳曉與張大中的友誼卻保留了下來。2005年10月永樂家電成功在香港上市,當年12月,永樂便宣布與大中成立合資公司開拓外地市場,再次結成同盟。2006年4月,永樂更進一步宣布將以股權置換的方式收購大中電器,并向大中電器支付了1.5億元保證金。
但是,這一消息才公布3個月,2006年7月國美就宣布了收購永樂的消息,曾經想與國美相抗衡的陳曉選擇了合作的道路,并出任國美新任總裁,在黃光裕出事之后,陳曉又宣告擔任國美董事會主席。
國美和永樂的合作曾經一度讓大中很被動,黃光裕不想再以高價收購大中,一直以各種方式壓低價格,甚至表示完全可以放棄收購大中。張大中為此與永樂大打了接近一年的“解約官司”,不斷嚴厲指責陳曉,兩人自此徹底反目。
然而,事件的最終結局出人意料。由于蘇寧最終選擇參與競購大中電器,并且叫出了30億元的高價,最后黃光裕在短短4天內,決定以38億元的現金代價收購大中電器。
事實上,陳曉當年與黃光裕進行國美和永樂的合并談判時,也非常希望蘇寧能參與進來,抬高收購價格,但這一目的沒能達成。比他年長10歲的張大中卻做到了。據媒體報道,在跟國美談判時,張大中跟黃光裕說:“你必須比蘇寧高8個億,否則我寧愿30億元跟蘇寧談,也不跟你談。”
2007年12月,國美正式宣布以36.5億元現金,收購大中電器。加上永樂此前支付的1.5億元保證金,代價正好是38億元。張大中挑了個最好的時機,把2億元固定資產的大中電器賣出了近40億元的高價,不能不讓人感慨“姜還是老的辣”。而國美收購永樂的總代價雖然為52億元,但其中僅支付了5億元現金,其余部分都是股權置換。
這筆收購交易達成不到一年,2008年11月,黃光裕涉嫌經濟犯罪被抓。知情人士透露,就在這一事件發生的一個月前,國美收購大中的36.5億元現金已全部打進張大中的賬戶,張大中自此消失在公眾視野中,開始享受生活。
但從今天開始,張大中又取代了陳曉,成為國美的第三任董事會主席,而他們兩人各自創立的企業——大中電器、永樂家電,均已被國美收購。4年之前,當張大中與陳曉的“罵戰”在媒體上廣泛傳播之時,兩人肯定都不可能預見到今天的故事。
除了陳曉,國美的另一高管也與張大中是素有淵源的“故人”。在2001年加入國美之前,國美現任總裁王俊洲是大中電器的副總。10年之后,張大中與他重新聚首,再次成為他的上級領導,只不過,第一次,一個是打工者,一個是老板;第二次,兩人都是打工者。
昨日下午,國美董事會結束后,陳曉給眾多關心他的人士群發了一條短訊,傳遞他當時的心情:“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是生活!因為我們的一切快樂,我們的一切幸福,我們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祝幸福快樂每一天!”
以一種體面的方式,陳曉離開了國美,轉身投入了生活的懷抱,在他身后,曾經享受了3年賦閑生活的張大中則又繼續投身家電江湖,不知還將續寫怎樣的恩怨傳奇?
推薦閱讀
本報訊 “未來三年內,海信電視將把三網融合功能作為標配,100%實現與互聯網的互通。”海信電器[13.80 -1.50%](600060)總經理劉洪新近日在青島市“轉方式調結構”典型經驗座談會上說,三網融合產品是大勢所趨,海信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渠道里陳曉和張大中的那些陳年故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