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青島7月23日訊(記者 曹亮 劉亮亮 韋輝)1991年,《雪山飛狐》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抱著海信產的青島牌彩電在收看;《射雕英雄傳》、《女排的故事》等這些當年最紅的電視劇不僅記錄了一代人的足跡,同時也見證了海信彩電的成長歷程。7月23日,“2010中國網絡媒體看青島”采訪團來到青島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安與網記們分享了海信在由“中國制作”向“中國創造”轉型過程中的成功與收獲。
海信40余年的成長與積累,在郭慶安口中精煉歸納成了12個字的“企業哲學”——“技術是根,人才是本,創新是魂”。
技術是根——從無畫到有畫,從黑白到彩色,海信一直有在家電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市場調查顯示,海信彩電如今已保持6-7年的市場第一。秘訣是什么?郭慶安說,在家電行業,競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技術。如彩電方面,海信這幾年就完成了幾次重大技術創新。又如,海信從2000年就開始研究互聯網帶來的影響、研發新產品,2007年成為相關產品國內市場最大的供應商。
人才是本——海信的人才戰略主要包括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及通過技術研發打造人才成長平臺。比如在打造人才成長平臺方面,目前,海信已經擁有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和山大海信產業研究院等平臺,這些均為人才的培養、成長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創新是魂——技術創新已成為海信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保持和強化,離不開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海信正通過各種渠道鼓勵員工創新。郭慶安舉了個例子,在海信內部有個“海信創新提案”的群眾性活動,有創新想法的員工均可以在這里集思廣益、提出設想。曾經有工程師提出了一個改進產品包裝盒方案,實踐結果證明,這可以為企業出口降低1/3的運輸成本。目前,這些“創新提案”中有大部分被應用和采納,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相關鏈接:海信集團的發展始于1969年,現在已經成為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國有控股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產品覆蓋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移動終端、智能交通、光通信及網絡多媒體系統等領域。集團目前擁有“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海信電器、海信科龍兩家上市公司。海信是中國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首批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擁有海信、科龍、容聲3個中國馳名商標,所有主導產品均是中國名牌。在國家統計局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排名中,海信已經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2月22日訊] 鴻海集團近日對外表示,繼續看好大陸零售市場,并計劃到今年年底將電器賣場數量由目前的100多家增加至500家。 為了確保開店的順利,鴻海同時還計劃在大陸擴招員工,預計將從現有的400人,在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40年海信企業哲學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