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稱,沃爾瑪意欲控股京東商城,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中。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業務主管艾思華也曾表示,該公司對中國在線銷售的“機遇之大感到振奮”。與初涉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相對的是,在歐美等市場,沃爾瑪的電子商務十分成熟,線上線下的交易幾乎同步發展。
國內的電子商務市場正在上演一場關于資金的游戲。
近日,消息稱,沃爾瑪意欲控股京東商城,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中。該消息援引投行界人士的說法是,原定參與京東第三輪融資的沃爾瑪,其目的不在于簡單跟投,而在于控股京東,如控股不成,可能放棄投資。
對于沃爾瑪意欲控股京東的消息,一向高調的京東商城選擇了沉默。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對外表示,公司將在3月份正式公布第三輪融資的細節。沃爾瑪方面也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去年12月,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京東已經獲得33億元人民幣的投資。不久后,京東的發言人李靜確認公司在當年獲得5億美元的注資(剛好折合33億元人民幣),沃爾瑪就是投資方之一。李靜還稱沃爾瑪是“戰略性合作者”,她沒有透露沃爾瑪具體的投資金額,只是表示具體數據會在未來幾周內揭曉。
對于京東方面公布的消息,沃爾瑪的發言人稱公司對此無可奉告,也不會去回應業界的傳聞。
目前沃爾瑪在京東商城的投資方中占怎樣的權重,這尚未明了,不過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卻值得玩味。
沃爾瑪拓展中國市場
2010年,沃爾瑪在中國內地新開門店47家,這一數量不僅使其位居4家主要外資超市之首,甚至已經超過多數內資超市的規模。目前,內資的華潤萬家和物美仍領先于沃爾瑪。
對于2010年的擴張,沃爾瑪仍不滿足。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道克曾表示,他的壓力可能是繼續向成為最大零售商的目標沖刺,但最重要的是沃爾瑪要成為顧客認為最好的零售商。事實上,麥道克遇到的挑戰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零售商,互聯網逐漸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最新數據,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國網民總數達到4.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3.9%。在此背景下,國內的電子商務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
國內電子商務的潛在廣闊市場自然引起了外資公司的注意。2010年11月,美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Gap在國內首次推出網上商店,而日本公司優衣庫已于2009年在中國啟動了電子商務業務,阿迪達斯也于2010年8月在淘寶上開設了網絡商店。此外,美國手袋零售商Coach也計劃于2011年在中國開設在線商店。
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業務主管艾思華也曾表示,該公司對中國在線銷售的“機遇之大感到振奮”。沃爾瑪預期,中國在今后5年將超過日本和英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在線銷售額預計將達到2300億美元。艾思華表示將加大在中國內地市場中的投資。
不過,與沃爾瑪的“豪言壯語”相比,其行動相對遲緩而保守。直到2010年11月,沃爾瑪才低調推出自有B2C商城測試版。
與初涉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相對的是,在歐美等市場,沃爾瑪的電子商務十分成熟,線上線下的交易幾乎同步發展。沃爾瑪中國顯然還沒有實現“雙線”的同步化。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莊帥給出的建議是:沃爾瑪中國自己做電子商務多半做不起來,直接入股一家中國B2C公司比較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的表現已經成為影響沃爾瑪整體盈利的重要因素。2010財年第一季度,沃爾瑪的全球銷售額為991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中,沃爾瑪的美國本土銷售下滑1.8%,但海外市場獲得7.3%的增長,使公司總體實現了3.6%的利潤率。
拓展在華的電子商務市場,沃爾瑪需要尋找合適的投資契機,而作為本土的電子商務公司,為了“生存”下來,對它來說最需要的莫過于資本了。
推薦閱讀
剛剛經歷召回風波的惠普再次遭遇“經銷商信譽危機”。針對愈演愈烈的“將惠普返修機作為新機銷售”一事,惠普公司昨天晚間再次發表聲明稱,經過核實,惠普經銷商深圳高鴻恒昌確有違規現象,該公司將聯系受影響的用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商城狂吸資本上癮 沃爾瑪謀篇布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