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7月4日報道,日本科學家當天宣布在太平洋海域發現富含稀土的礦床。初步探測表明在夏威夷和法屬波利尼西亞周邊海域水深3500米到6000米的地帶有總面積達1100萬平方米的稀土礦床。《日經新聞》的消息稱這片礦床約含1000億噸稀土,可采量超過陸地的1000倍。
稀土是指元素周期表第Ⅲ族副族的元素,是鈧、釔和鑭系元素共17種元素的總稱。稀土其實并不稀少,它們在地殼中廣泛存在,但很少密集到可以開采的程度。稀土是當今許多數碼產品、高精尖武器和通訊設備必需的原材料之一。
目前,全球市場上97%的稀土來自中國的陸上稀土礦。但為了避免過度開發,中國從去年開始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2010年出口量減少了9.3%。外國一些依賴稀土的工業發展受到制約,受此影響最大的是日本。日本財務省今年6月表示,由于價格升高,日本5月從中國進口的稀土量比4月降低了3%。
這次在太平洋海域的發現是由東京大學和日本海洋地球科技署的科學家共同完成,最后的報告將在英國科學雜志《自然地球科學》的網站上公布。東京大學的地質學家嘉戶靖廣(音譯)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其領導的團隊是在對太平洋約80個地點采集的海底地層樣本進行分析后得出了結論。
據悉,新發現的這塊礦床,僅僅兩公里見方的淤泥中的稀土含量就接近全球一年的需求,而且還富含鏑等更加稀缺的重稀土資源。
這項發現對全球稀土市場來說可謂意義重大。如果能夠成功開采,外國購買方的稀土來源將更加多元和充足,中國則可以節約稀土出口以防過度開發,但其出口優勢也勢必被弱化。嘉戶靖廣表示:“海底稀土資源的開采要比陸地資源有前途得多。”
不過目前的問題是深海采集稀土的經濟適用性和其環保成本。在公海海域大規模開采稀土需要得到國際海底管理局的同意。如果同意,也將會是多國共同、公開開采。此外,深海開采的經濟成本很高,而且對環境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從成本和環境兩方面考慮其實并不實際。
美國地質調查局全國礦業信息中心的采礦專家丹尼爾·科迪爾就說:“我真不清楚到底能有什么經濟的辦法才能將這些稀土開采出來。”還有專家則更加直接,“從這個礦床開采也就比從月球上采礦容易了那么一點兒而已”。
推薦閱讀
據韓國當地媒體報道,微軟已經要求三星為其銷售的每部Android手機支付15美元的專利授權費,因為Android使用了該公司的多項專利技術。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Maeil Business Newspaper)援引業內高管的消息稱,三星希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在太平洋發現稀土礦 或沖擊國際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