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2001年,日本頒布實施了《家電回收法》,規定居民在家電廢棄的時候需要承擔一定的回收費用。而近期,日本長野縣很多打著“免費回收”旗號的家電等廢舊品回收機構引起了關注。
按照各地方法律的規定,廢舊家電回收行業是需要獲得縣以及市町村的許可方可進行的,隨后這些持有“二手商品經營許可”執照的回收機構很多都是再轉手,將這些廢舊家電作為“有價值物品”,再次銷售——這在法律上也是行得通的。據日本環境省的相關調查顯示,這種戶外收集廢舊家電的機構在日本全國都呈上升趨勢,很多居民為了避免承擔回收費用,都愿意將廢舊家店交給這些機構處理。
而針對這些機構回收廢舊家電的目的以及其流向,日本環境省報廢舊物對策科相關人士稱“海外存在此類家電產品的流通網,這可能是導致這一行業現在如此繁榮的原因。但是,這些家電的去向現在仍舊存在很多盲點”。據稱,目前此類走街串巷的回收車都隸屬于各個大小不一的回收店,他們收到就貨物后,并非完全自己消化或者按照當地政府規定的程序處理,反而交給其他較大的機構。
日本長野縣北信地區很多回收機構都是將據點設立在了沿馬路的空地上,現場到處都是成堆的電視機以及農用器具。據悉,回收基本上是免費的,但是有的電視機等則會根據其年代以及大小征收最高約2000日元的費用。
一名一直從事這個行業的中國籍男子透露:“鐵以及空調等在海外能賣很高的價錢。而電視機我們則主要賣給有廢舊物處理資質的相關機構,由他們再銷往海外。”不過,該中國男子也提到,在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鐵的價格是現在的兩倍,而現在因為價格下降太多,所以賺錢很少”。他還進一步介紹,要想經營他手下這么一個收集點的費用大概需要100萬日元——這樣的低利潤導致很多回收機構都呈現了赤字。“今年的免費回收量已經達到飽和了”。
在北信地區同樣從事廢舊用品回收行業的中國男子表示:“液晶電視以及冰箱等比較好一些的家電,多數最終都是帶到中國去”。而在中國,這些家電最終會被如何處置,現在尚不明了。
長野市廢棄物擔當人員稱:“因為無法了解到廢舊家電的最終處理方法,所以很難判斷這些東西是不是廢棄品,也很難給予指導。”
面對相對比較混亂的廢品回收市場狀況,長野縣廢棄物監視指導科則表示“雖然不能說這些從業人員都是違法的”但是,還是希望“能夠將這些廢舊的家電按照《家電回收法》進行妥當的處理”。
推薦閱讀
7月28日,由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環保局主辦的“湖南省家電以舊換新啟動儀式”在長舉行,標志著全省家電以舊換新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湖南省政府副省長甘霖、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光明、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廢家電流入中國 引當地政府高度關注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