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5年,全美最大家電連鎖業巨頭百思買正在考慮放下身段,與它的競爭對手蘇寧和國美一樣,將降價作為一種常態而“天天低價”。
前有蘇寧、國美在領跑,后有萬得城、山田電機這樣的追兵,近年來一直在慢吞吞開店的百思買,如今面臨的競爭局面異常尷尬。分析人士稱,百思買謀求價格策略改變的背后,或將是其整個中國市場運營模式再度自我修正的一次嘗試。
前后夾擊
百思買中國開打低價牌的消息是從其美國總部傳出來的。2月10日,百思買家電部副總裁Mike Vitelli對外表示,百思買可能從策略性折扣轉向每天特價模式。
盡管據其介紹,這項調整還處于內部討論階段,但他同時說,“在全球經濟不景氣造成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高的大背景下,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打出低價牌時,百思買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顧客跑到競爭對手那里去消費。”
百思買中國區公關經理劉婷隨后表示,這項全球性的價格策略傳遞到中國市場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事實上,百思買在節假日已開始有針對消費者的促銷活動。
“將降價常態化,或將是百思買進行本土化嘗試的第一步。”家電專家劉步塵表示,進入中國市場5年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百思買一直沒有找準定位,規模上更是早已被國美、蘇寧甩在身后。百思買若希望轉型,低價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天天低價”顯然不是光靠口號就能夠喊出來的。首先,它需要百思買調整對門店盈利的預期。其次,它還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供應商體系。此外,百思買若希望通過低價策略吸引來更多的顧客,它還需要轉變現有“重利潤輕品牌”的市場推廣模式,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知百思買中國區首任總裁呂維民在得知百思買的價格策略調整時,會持怎樣的心態。2008年1月,在退居幕后8個月后,呂維民“因個人原因”遞交辭呈。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呂的辭職其實是其倡導的本土化低價戰略與百思買美國總部的高端服務戰略沖突的結果。
3年后,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的壓力不僅來自于領跑的國美和蘇寧,還有與他們在全球進行市場競爭的德國麥德龍集團旗下3C連鎖品牌萬得城。
2010年年末,萬得城與郭臺銘聯手,在上海的淮海路開出“萬得城電器”旗艦店,引入長期低價和店長負責制的策略,一開始便祭出“全城最低價”的價格屠刀,并承諾“15天內在本地市場發現更低價直接可以回店要求補差價”。
水土不服
據說百思買當初一口氣吞下五星電器,并開出自有品牌門店后,曾讓國內家電連鎖業的兩位大佬寢食難安。但接下來的4年里,百思買又被貼上了“紙老虎”的標簽。在這期間,百思買總共只開出8家門店,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利潤,都遠遜于國美和蘇寧。
百思買內部人士表示,公司未來確實計劃提高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但主要是五星電器的門店擴張,百思買方面目前還沒有開新門店的計劃。2009年2月,百思買斥資1.85億美元吞下五星電器剩余的25%股份,勉強坐穩了國內家電連鎖業老三的位置。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調整 老朱開始招兵買馬,讓朋友推薦合適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思買水土不服降價求生:不會退出中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