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深圳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以舊換新政策最近又祭出重拳。4月18日,商務部、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發布了規范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將取消具有回收和拆解雙重資質企業的回收資質,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南都記者留意到,新規對個人或企業都表現了前所未有的嚴厲姿態:零售商家在兌付補貼時,要在銷售發票上加蓋“已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的印章;對于個人和單位享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購買新家電,如提出退貨申請,需先行退還領取的補貼資金。此外,中標回收企業憑證使用量未達到領取量85%的,不得領用新憑證。同時,拆解處理企業要在5月底前建立廢舊家電進、出、拆解全程的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并接入當地環境保護部門視頻監控系統,24小時監控。與此同時,盜用客戶信息、騙補、倒賣、虛開發票和憑證等破壞市場行為也明確了處罰。
實際上,深圳市場在以舊換新的政策中一波三折。早在2009年這個惠及全民的補貼政策啟動時,當廣州、東莞等城市已經如火如荼,深圳卻扮演了“后進分子”的角色,與其先鋒城市定位南轅北轍。據南都記者觀察,由于深圳“以舊換新”系統尚未上線,“回收價格標準”也遲遲未出,拆解企業無法確定,導致深圳家電以舊換新姍姍來遲。一些商家按捺不住,只好先打白條或者自掏腰包兌現補貼。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只有戶籍人口才能享受該政策,而深圳戶籍人口相當有限,以舊換新滋生了一大批黃牛黨,其在二手市場低價購入舊家電以換取憑證,然后高價倒賣憑證獲取暴利,讓這個民生工程在深圳陷入尷尬。
去年7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又推出了限購措施,深圳這回做出了快速響應。按照官方的要求,個人購買新家電總量明確限定在5臺以內;單位購買新家電總量則不超過50臺。限量措施彌補了政策的不足,有效地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抑制了深圳的“黃!彬_補問題。不過,就在上個月的3·15期間,被央視曝光的某商家騙取憑證的事件也讓以舊換新蒙上陰影,影響了消費者的積極性。
對于這次新鮮出爐的“江湖法則”,深圳不少零售商都表示將嚴格執行此項限購規定,做好向顧客傳達解釋新規的工作。在不少商家看來,更為明確的條文和懲罰機制,能夠真正照顧市場需求,拉動深圳市場的消費力,讓一些“貓膩” 無處藏身,并能在戶籍制度特殊化的深圳減少不公平性。不過,也有深圳商家向南都記者提出隱憂:新政對于中標企業的要求和監管頗為嚴厲,比如對憑證數量的規定等,在一定程度可能會減少企業推廣以舊換新的熱情。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7月5日消息,三星電子日前在四川省南充市舉行了第100所希望小學奠基儀式,這是三星電子在中國推動的“三星Anycall希望小學建立項目”其中的又一善舉。 據悉,這次建立的希望小學是曾于1974年成立的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深圳]以舊換新重拳整治 商家喜憂參半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