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消費旺季,似乎成了不少商品淡化漲價效應的絕佳時機。繼高端白酒、飲料等相繼放風漲價后,近期家電市場又起漲價潮:一些家電賣場稱已接到廠家調價通知。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盡管有成本上漲壓力,但為保證銷售,節假日前商家會推出壓軸促銷大戰,從整體看,家電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同時,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快,推出毛利率更大的新品才是廠商平衡利潤的殺手锏。
家電
漲價聲再起
有賣場透露,受銅、鋼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一些相關家電產品的市場終端價格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目前已接到白電廠家的調價函,包括海爾、方太等品牌,預計節后各類白電價格將全線上調。
商家表示,冰洗產品方面,海爾主流暢銷型號產品進行了5%左右的價格上調,部分合資冰洗品牌在近期也將陸續上調各大電器商場的終端零售價。油煙機、灶具、消毒柜等產品方面,方太、老板等主流煙灶消費品牌已上調終端售價;海爾、AO史密斯等熱水器主流品牌則預計本月底開始調價,平均漲幅在5%-10%。空調品類方面,不少工廠有計劃在近期開始上調終端價格。
另外,今年1月1日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按照規定,首批處理目錄內的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和電腦的生產廠家將要負擔廢棄電器的回收費用。有業內人士由此推測,每個品類家電的具體繳納金額可能會按新機出廠價的0.5%征收,如此一來,2011年度各大制造廠商全新成品售價上浮。
不過,國美方面負責人則對漲價之說予以否定。北京國美方面負責人表示,公司沒有接到廠家提價的信息。
促銷手段
還是消費提醒
賣場對漲價的態度截然相反,那么漲價之說是真還是假?
其實,無論是食品、日用品價格上漲,還是此番家電漲價傳言,作為零售渠道,一般會通過集中采購、庫存等手段盡量拖延漲價的落地時間;而對于生產企業來講,誰也不愿意因率先漲價而丟失市場份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有時企業會通過散發漲價傳言,誘發消費者競相提前消費,達到拉動銷售的目的。在此次節前散出家電漲價風聲的時機看,目前正是各生產企業和渠道商加大促銷力度、搶占節前消費市場的關鍵時期。
蘇寧方面表示,將會通過全國平臺的規模統采優勢,提供平價主流暢銷產品及包銷定制的高性價比家電產品,全面保證春節期間家電市場價格的平穩。國美方面也表示,國美各賣場會加大促銷力度,還有各類禮品相送。而大中方面則正在籌備年貨大集,屆時將有滿1000送1000等買贈活動。不僅如此,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新七天、庫巴網等網上銷售渠道也在節前對家電、3C產品進行讓利促銷。
由此看來,節前擴大漲價預期,可以刺激消費者提前消費,讓商家在春節旺季的銷售“沾光”。
未來漲價
幾率有多大
據了解,2009年以來實行的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以及能效補貼,讓家電行業受益匪淺,家電領域各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全線飄紅。
家電業內人士指出,家電漲價之說并非沒有道理。銅價的持續上漲、人力成本增加等,確實為白電漲價帶來了成本上漲的壓力。不過,家電價格的浮動空間會在200元左右,對于數千元的家電產品來講,對消費者的影響不大。
綜合近些年家電產品價格與收入水平的調整幅度看,家電產品的價格其實是整體走低的,尤其是技術不斷提高,讓家電產品已從奢侈品下降到生活普通用品。
奧維咨詢(AVC)最新分析也顯示,隨著城市和農村消費信心指數提高,面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以及國內經濟的通脹壓力,企業需要通過擴大毛利較高的中高端產品銷售來保持營收和利潤水平,因此,“降價浪潮”也開始更多地波及中高端產品。
推薦閱讀
昨日有消息稱,京東商城的D輪融資已接近收官,總規模將達5億美元。此外,美國私募基金高瓴資本亦有意向京東商城注資逾2億美元。 據悉,京東商城此輪融資由中信產業基金領投,京東商城出讓股份約為20%-25%,京東商城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產品漲價聲再起 是促銷還是提醒?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