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司大股東黃光裕與董事局主席陳曉的分歧而引發的“國美分家”危機,終于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得以解決。根據在香港上市的國美電器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國美電器上市公司與非上市門店已于2010年12月31日續簽有關相互采購和供應產品的協議,新合同有效期至2012年年底。這意味著國美電器的分家危機已平穩度過,至少在兩年內國美電器將進入平穩運營狀態。
根據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與黃光裕私人所有的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曾在2005年簽署過一份總采購協議和總供應協議,兩協議約定北京國美與國美電器之間可以不時應對方要求以成本向對方供應相關產品,這項協議實際就意味著兩部分國美實行“融為一體”的共同管理。此次雙方的簽約將延續這一協議至2012年底,同時將2011年度和2012年度的總采購和總供應交易金額上限分別上調至8億和10億元人民幣,而2010年該限額為6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雙方未來的合作還將進一步加強,并以每年平均30%左右的幅度大幅增長。
據了解,黃光裕私人所擁有的“北京國美”并非國美電器的北京分公司,而是300多家沒有納入上市公司的國美門店,統一以“北京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命名。當初國美電器上市時,黃光裕沒有把這些門店納入上市公司,但這些門店一直通過協議方式由上市公司代為管理,與上市公司的700多家門店聯合采購、聯合管理,以實現規模效應的最大化。根據此前公布的信息,國美非上市門店總數達370家,覆蓋國內131個大中城市,其經營利潤相當可觀。
黃光裕此前也多次表示將把這些非上市門店盡早納入上市公司,當時約定的期限為2012年。不過隨著去年黃光裕與陳曉出現公開矛盾后,國美非上市部分的門店資源則成為黃光裕制約陳曉的重要砝碼,當時黃光裕方面曾表示如果陳曉一意孤行,就會把非上市門店脫離國美上市公司。這一聲明也引發了國美股價的劇烈動蕩。但隨著去年11月黃光裕與陳曉達成和解以及黃光裕方面推選的鄒曉春、黃燕虹在去年12月如愿進入國美董事會后,黃光裕方面也表態稱“無意終止集團與非上市門店之間任何訂立的任何現有集團內協議”。至此,國美分家的危機有驚無險、平穩度過。
推薦閱讀
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新飛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與良好的供應鏈密不可分。7月9日以“共贏分享 攜手飛翔”為主題的新飛電器2010年供應鏈峰會在歷史文化名城寧波召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非上市門店與上市公司續簽2年管理協議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