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周文林)隨著跨國企業在華的持續發展,其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方面的行動也在深化。值得關注的是,一批跨國企業在華展開社會責任行動不僅計劃詳細,而且持續時間跨度長。這些做法為中國本土企業成長為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提供了良好借鑒。
一場精彩的音樂會日前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隆重上演。與常見的音樂會有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個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理念,已跨越了10個年頭的系列音樂會。此次上演的“東芝春季音樂會”創辦于2000年,作為跨國企業在華的一項具有標志性的公益性文化活動,歷屆“東芝春季音樂會”都會吸引到中日兩國一批著名的音樂大師和眾多音樂愛好者。本屆音樂會上,屢次榮獲國際比賽大獎的中國女鋼琴家陳薩和中國古琴演奏大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傳承人李祥霆,連同日本著名爵士鋼琴家上原廣美以及日本天才小提琴家三浦文彰等都登臺演出,使得一場音樂會成為一個傳播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重要舞臺。專程出席本屆音樂會的東芝全球總裁佐佐木則夫表示,東芝將繼續持久地深入扎根中國,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國的社會發展作貢獻。
今年正值東芝成立135周年。佐佐木則夫表示,多年來東芝一直在中國參與教育、環境、文化等多方面的社會公益活動,因為東芝深知CSR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實際上,像東芝這樣在華實施企業社會責任長達10年或者更長時間的跨國企業并非一兩個。而這樣的行為對企業融入所在國,贏得當地公眾的信任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國本土企業積極實施社會責任的行動也越來越多。不過有研究者指出,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特點是往往趨向于短期行動,而許多跨國企業已超越了這一點,CSR已成為公司長期的綜合戰略規劃。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近年來正在努力走向國際市場,但走出去后能否壯大,除了依靠技術和人才,也同樣需要依靠長期深入地履行社會責任來融入當地社會的能力。可以想見,借鑒優秀跨國企業的做法,制定長期的CSR計劃并堅持實施,是中國企業登上世界舞臺的必備條件。
推薦閱讀
近日,安徽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會上透露,2011年合肥市將投入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提升平顯產業,同時,也將于馬鞍山、巢湖、滁州、合肥等地布局LED產業。 合肥市提出,“十二五”末形成2個2000億元級的產業集群。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東芝: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發展的支柱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