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國美控制權展開的黃光裕與陳曉之爭,實在是一場精彩且詭異的商戰經典。相對于股東投票現場中小股東們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大股東黃光裕,多數現場直播的媒體同行甚至早早斷言陳曉必敗出局,誰也沒想到的戲劇性結果居然真的發生了:陳曉保住了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的帽子,而控股股東黃光裕方面雖然只扳回一局,但是足以確保黃光裕方面希望限制董事會增發新股攤薄自己股份的愿望得以實現。用黃家的說法是,已經奪下了“陳曉手中的刀”,下一步走著瞧。
實話說,自從8月初曝出國美控制權內訌的預告后,我就一直期待著會有戲劇性的場景,雖然黃光裕、陳曉雙方臺前幕后各說各話,利益雙方隔空對罵,或者對話,真相遠遠沒有外界媒體演繹的那般恩怨情仇精彩紛呈。但是戰線拖得如此之長,一直到“9·28”股東投票后3個小時,絕大多數人還是沒有猜到如此戲劇性的結局。
要我說,眼下雖然陳曉保住飯碗占得上風,但是武斷地宣稱黃光裕已經輸掉,顯然為時過早。在黃光裕與國美現任高管核心利益不能同時滿足,彼此資本利益又不能直接消耗的商業游戲中,如此結局頂多算是打了個平手中場休息。這也算是資本利益各方博弈擱置爭議、暫時妥協、最明智的折衷方案。主要關攸方的核心權益均得到了制約和平衡,且不說黃光裕保住了最為關切的控制大股東地位,隨時可以卷土重來;國美現任管理層則保證了繼續推進國美運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貝恩資本無疑堪稱是眼前最大的贏家,名利兼收;聯合起來的投資機構則可以從長計議地選擇離場還是堅守獲利;中小散戶們跑龍套的歡鬧出個人氣暖場,但是也至少成功地向國美管理層表達了“講道德”的訴求。
商業之爭是沒有道德底線的,或者說,光講道德倫理是無法觸動資本這個絕情動物的。最值得關注的是貝恩資本。很顯然,黃光裕要鞏固自己的控股股東地位并且進一步謀求對國美的話語權,需要以適當的利益來和二股東貝恩做交易。事實上黃光裕方面確實這樣做了,竺稼的通過率超過94%,證明貝恩應當是與黃光裕家族達成了某種不能言說的共識,這也使得在道德審判中處于絕對下風的“麻煩制造者”陳曉,因此得以暫時留任。
但是這種暫時的平衡能維系多久呢?無論從資本逐利的天性,還是公司治理的完善來看,個性激烈的黃光裕以及隱忍善謀的陳曉之間,遲早還是要分出個勝負。得以留任的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也夠難為他的,未來既得隨時騰出精力來應對大股東的下一次宣戰,還得面臨國美分裂、品牌危機、資本套現等諸多變數。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使得好萊塢大片的國美爭奪繼續充滿了更多的動蕩和不確定,持續戰爭演變成沒完沒了的韓國肥皂劇,而陳曉勢必是個干苦命的悲劇角色。
吊足了胃口,卻是沖突沒完沒了,對國美電器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將是個艱苦的長考。可能只有媒體和公關圈歡欣鼓舞吧,前者下半年的新聞工分無憂,而后者面臨著史上最有油水的公關市場富礦。最新的消息是,以陳曉為代表的國美董事會一方,“在媒體公關費用上的投入已經在2000萬元以上。”
推薦閱讀
隨著3D電影《阿凡達》、《愛麗絲夢游仙境》的熱映,人們感受著3D技術帶來的全新視覺的沖擊,為精美的立體畫面而陶醉。如今又有機會通過3D技術來欣賞《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西方經典藝術珍品。2010年4月15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之爭后續或將由熱戰進入冷戰階段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