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也就是2006年8月6日晚上,央視《對話》欄目的錄制現場,充斥著一種奇怪的氣氛。剛剛吞并了永樂電器的黃光裕,一如繼往意氣風發地指點著江山,把控全局。然后指著陳曉(永樂電器前董事長)說:“在中國最適合做國美CEO的人,就是陳曉。”旁邊的陳曉,臉上掠過一絲略為尷尬的笑容。
在對話中,陳曉媚笑著牽強堅持“是國美先追永樂的”,而黃光裕則語氣強硬地說“肯定是永樂追我們了”。黃講完后,陳曉不再堅持,“其實,哪個先追哪個都無所謂,關鍵看未來”。可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會是怎樣的一個未來。
四年后,同樣是8月6日。上午10時,北京朝陽區霄云路的鵬潤大廈B座國美總部18樓,大會議室里坐滿了財務、物流、行政等各部門總監,以及通過視頻連線的全國各分部總監,一共百余名高管。現場的氣氛,緊張、沉悶而壓抑。
兩天前的8月4日晚上約7點30分,國美電器接到黃光裕獨資擁有并為公司的主要股東的Shinning Crown Holding Inc要求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以下動議的信函。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撤銷陳曉的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職務。
雖然持股不足2%,但身為董事會主席的陳曉在財務投資者貝恩資本的支持下,在黃光裕發出動議的第二天就發表公告,對公司的間接持股股東及前任執行董事黃光裕發起法律訴訟。并緊接著發動了高管會議,讓各個部門的總監和高管相繼一一表態,“堅決支持公司訴訟黃光裕”并“贊成現任董事會的決議”。
時過境遷。19個月前,風頭一時無兩的黃光裕被羈押,身陷囹圄難以自保。而一度連自己的地位都險些不保、未來已經由不得自己去運籌帷幄的陳曉,卻終于苦等來了機會,開始反戈一擊。
潛伏從一開始,陳曉就是頂著一個巨大的問號來到國美的。
要知道,在中國“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市場氛圍下,一家公司被另一家收購,創始人幾乎無人會戀戰,繼續呆在新的公司里。一位前國美的舊部這樣跟記者說,“你想想,陳曉以前可是一名老板啊,現在成了打工的了。”陳曉的選擇,的確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沒有人知道當時陳曉內心的活動是怎樣的。我們只知道,永樂與國美合并之后,那些曾經跟隨他一同創辦上海永樂電器的元老,以及當時公司所有的高管沒有一人追隨他來到合并后的國美總部就職。
一向不茍言笑的陳曉,開始變得臉上時常掛著謙恭的笑容,他一再表示,自己是一個出色而精準的戰略執行者。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當陳曉來到國美擔任著新國美的總裁的時候,他沒有帶來一名舊部,這注定了他身份的尷尬。外界“架空”的說法絕非憑空捏造,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在當時的國美集團總部,雖然陳曉貴為總裁,但仍然號令難以出門。
人事方面,黃光裕通過他在國美安插的貼身嫡系魏秋立掌握著最重要的人事任免大權;財務方面,財務總監周亞夫牢牢掌控著所有的財權;在日常的企業經營管理方面,黃光裕已經選擇了王俊洲作為最重要的執行者。而陳曉所謂的總裁,在很多時候只能作為一個事實上的橡皮圖章。雖然,他也會在企業辦公會議上講話,就某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也都會表示尊重。
但是一旦與黃的意見相悖,那就再不會得到任何人的重視。
最重要的是,從前,陳曉就是永樂電器至高無上的大老板,在那里他早已經習慣了對大家發號施令,而如今卻必須事事謹小慎微,甚至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這樣的角色轉變相信只有一個人擁有無比堅忍、堅強的性格才能忍受。
陳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挺了過來。不知道這是否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我們知道,陳曉有過十分困難的童年,在很小的時候,由于病癥導致他的腿留下了嚴重的殘疾。他的少年時期是否因此曾飽受過同齡人的欺辱?他是否已經習慣人們輕視的目光?但在內心,這樣的經歷卻使他更加的堅定和堅強,使他足以忍受俗世間別人認為不可忍受的一切。
隱忍,蟄伏,隨時觀察時機,再伺機而動。
陳曉就任國美集團總裁之后,與黃光裕曾經有過一段蜜月期。
陳曉看似已經接受了黃的安排,他并沒有任何的鬧事、不平衡的表示,反而很認真地履行著自己表面上的職責。而黃則將國美對外的一切事宜都交給了陳曉,在那里可以給陳曉一個充分的國美集團總裁的面子。同時期的黃幾乎再未接受過一次媒體采訪。
在北京,黃光裕給陳曉安排了一個與自己辦公室同樣大的200平米的辦公室。陳曉在那里,接受了眾多記者的采訪。在這些采訪中,陳曉都無一例外地對外宣示著新國美管理層的團結,以及他與黃光裕的合作是多么的愉快。他似乎已經完全收斂起了自己的羽毛。
在生活上,黃總是盡可能地給予陳曉足夠的照顧。曾有一度,黃光裕的母親也在一棟樓里邊辦公,中午,每次黃光裕的母親煲好湯之后,給黃送的同時,也總會給陳曉送過去一份。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在設計好管理程序后,黃光裕得以抽身從事其更加熱愛的地產生意。而與此同時,國美的業績也總是一增再增,股價也一漲再漲,也使得黃光裕得以不斷地拋售自己手里的股票,套現支持他新的生意。據統計,黃光裕歷年來資本市場上總共套現了135億元的現金,名列富豪套現榜第一。一直到黃將其在國美的持股總量降低到35.5%.黃光裕仍然牢牢控制著這家公司,直到2008年底某一天的到來。
轉機陳曉沒有想到,他的機會是以一種如此突然的方式來臨。
2008年11月19日,在北京的很多媒體記者都收到了這樣一短信,稱國美老板黃光裕和財務總監周亞夫已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且由于“涉及多起重大案件,有大領導親自批示”。
很快,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被稽查的事實浮出了水面。在短暫的驚惶之后,國美迅速轉入到危機控制和管理的狀態之中。面對外界的一片楚歌,國美必須拿出應對的策略。
非常時期,陳曉,這位沒有絲毫黃光裕背景的總裁,開始凸顯出他的價值——他來出面收拾殘局,安撫政府,以及處于恐慌之中的投資人、供應商和客戶——只有他,能夠成為一時之間各界最能夠接受的國美代表。要知道,當時一些關于國美資金鏈面臨斷裂、銀行催款、供應商催款、撤離國美等負面消息已經不脛而走。更要命的是,還有46億港元的可轉債馬上就要到期,許多人都擔心龐大的國美大廈因此毀于一旦。
在黃出事11天后,陳曉被任命為國美的代理董事局主席。之后的2009年1月18日,黃正式辭職,而陳曉也正式就職董事局主席的職務,明確了他在國美內的處理事務大權。
陳曉自此走向前臺。但很多人都把這當作不過是黃光裕的一種人事策略的“手段”而已。
黃光裕顯然對他并不放心,在將董事局主席職務交出之后,還是指任王俊洲、魏秋立為自己的私人代表,代為簽署相關文件,以此來制衡陳曉。
危機之時,國美采取的一條重要行動就是與大股東劃清界限,以此作為自保。而這種策略,得到了黃光裕的首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就此埋下后患。
在外界一致呼吁下,陳曉開始積極地推動“去黃化”的行動。只是,在黃明確提出不想失去公司實際控制權的時候,他不得不一切小心從事,避免驚動了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搜狐IT消息】9月16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透露,京東商城已于昨日正式測試開放平臺,歡迎電子商務商加入,但他也表示,開放平臺拒絕假貨。 京東商城副總裁徐雷在接受搜狐IT采訪時表示,目前,京東商城已經和一些電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翻歷史:陳曉與黃光裕對頭、合作到決裂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