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美電器的控制權之爭越演越激烈
在國美五位高管齊齊表態支持董事會的時候,身為大股東的黃光裕似乎陷入了 “眾叛親離”的局面。然而,這位曾經叱咤江湖的“大佬”甘心將他一手創立的國美電器的控制權拱手相讓嗎?
昨日(8月12日),一位接近黃系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已經通過律師同黃光裕進行溝通,黃光裕意見堅決,要重組董事局,擴大國美規模,該人士指出,黃光裕同陳曉已無“和解的可能”。
當記者詢問如果臨時股東大會無法達到黃光裕預期,會采取什么策略應對時,該人士指出,黃系也將第二次提起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為何“罷免”陳曉、孫一丁
“在他說出 ‘黃總一直沒有看清楚,還在掙扎,這樣的結果絕對是魚會死,網不會破!’這句話的時候,也意味著雙方再無和解的可能。”上述黃系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據該人士介紹,黃光裕認為,中國家電行業很大,國美和蘇寧也只占了零售業20%的市場份額,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擴大市場規模,包括從新的二、三線城市的布局以及現有布局的優化來壯大利潤總額,從而達到利潤的提升。
“從根本上來說,黃總在企業的戰略上看得更為長遠,甚至是3年、5年、10年之后的國美,而在戰略布局理念上黃總就同陳曉有明顯的分歧。”上述人士表示。
除經營之外,黃系還認為陳曉領導下的國美無論從品牌的感覺、服務態度、后期服務、簽單服務、市場熱度等都被蘇寧超越了,這也讓作為大股東的黃光裕不能接受。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在國美電器發出公告之前,黃氏家族曾同陳曉進行過兩周的溝通,當時開出的條件是,陳曉退出,大股東收購陳曉持有的股份,并對陳曉給予一定的補償。但是,陳曉完全否決了這兩個條件。
“國美對黃總的起訴,完全就是陳曉的報復行為。”上述人士指出,當時回購的決議是董事會通過的,現在香港證監會也在調查,國美又再起訴,制造新聞熱點。
對于陳曉此前表示已經掌握了黃光裕的違規“證據”,該人士指出,“陳曉說什么都不重要,法院采納了才算。”
對于為何“罷免”孫一丁,該人士也表示,當時陳曉同貝恩資本簽訂極其苛刻的融資協議,其中有一條是現有團隊鎖定。協議規定,如果陳曉、王俊洲、魏秋立三個執行董事中兩個被免職,就屬于國美違約,貝恩可因此獲得1.5倍賠償,國美電器則損失24億元。
“‘罷免’了陳曉,也就意味著王俊洲、魏秋立兩個人都不能動,這樣苛刻的融資條件就像高壓線一樣碰不得,也只能‘罷免’孫一丁了。”該人士指出。
爭奪機構投資者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黃氏家族正逐一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達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接觸,除上述機構以外,還有其余的300多家投資機構也正在緊張的接洽中。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投資機構 ,主要從公司的理念和戰略上獲得投資者的認同。”上述人士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也注意到,目前機構投資者持股國美有增有減。來自港交所的股權資料顯示,8月3日摩根大通場內增持412.9萬股國美電器,每股平均價2.78港元,耗資1147.9萬港元,持股比例由8.98%升至9.01%。昨日,富達基金申報,于8月6日減持國美電器1.79億股,每股平均價0.312美元,持股比例由5.57%降至4.37%。
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詢問的摩根士丹利是否已經同意支持黃系人馬,是否會購買減持的富達基金股份等問題,該人士表示,現在的確正在爭取各家機構,不到最后,誰也不好說,但是目前已經有達成共識的機構。另外一方面,上市公司是一個公開的平臺,如果富達基金是在二級市場減持的話,誰都可以購買。
對于貝恩資本,該人士表示,沒有接觸過貝恩,由于陳曉與貝恩資本緊密綁定,也無法溝通。
對于將來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該人士表示,未來真正的較量還是股權之爭,因此對于在此次角逐中取勝有很大的把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黃光裕是國美的創始人,這是無法磨滅的歷史;第二,目前黃光裕持有國美電器33.98%的股權,具有完全的優勢;第三,300家未上市的門店;第四,國美的商標。
“目前我們已經通過律師同黃總溝通,黃總的意思很堅決,就是重組董事會,擴大規模,提升利潤水平,保持行業第一的領先地位。”上述人士表示,在這場對決中,黃氏的目標只有一個,讓陳曉出局。
對于陳曉出局可能引發的董事會動蕩,董事高管離職等情況,該人士則表示,國美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公司,何況國美擁有一定的后備力量。從長遠發展來看,陳曉的出局也將讓董事會架構更加優化,黃光裕一些比較好的戰略方式可以重新得到認可。
推薦閱讀
后天,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將同時落戶蘇寧電器北京四季青橋店。這意味著今后京城消費者在一家電器門店不僅可以購買到移動的G3手機,聯通的iPhone、樂Phone和電信的天翼手機,更可同時享受三家運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黃光裕系知情人:黃陳沒有和解的可能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