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訊:日前,日本8大家電巨頭上半財年業績報告全部出齊,由于中國等新興國家需求增加及國內家電環保點政策拉動,抵消日元升值不利影響,除富士通、NEC之外,均實現增收增益,已基本走出08年雷曼破產危機以來業績持續下滑,經營長期虧損的陰影,整體呈現陰轉多云向好態勢。
不過,由于日元升值壓力不減,日本國債負債率持續上升等宏觀不利因素,各大巨頭對下半財年業績預測均持謹慎樂觀甚至略顯悲觀立場。
日立制作所2日發布的2010年4--9月期業績(美會計標準)報告顯示,上半財年該公司共計營收增長92億日元,達45024億日元,實現營業利潤2180億日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營業利潤則出現了247億日元赤字,相比而言,該公司實現了接近25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增長。
東芝,則創下2000年以來,營業利潤最高同比增長,達1048億日元,超過雷曼破產前07年度上半年,其國內平板電視銷售更是創下同比大增90%行業最高記錄。該公司村崗富美雄副社長指出:“有望繼續順勢增長。”
此外,松下、夏普等營收則出現了高兩位數增長,凈利潤也實現“紅轉黑”。索尼盡管營收增長比率不高,但也實現扭虧為盈向好目標。
各大家電巨頭均不同程度的將業績改善原因,歸功于新興國家市場需求增長。無論是日立進口冰箱、高附加值洗衣機內陸市場開拓戰略,還是索尼超低價液晶電視搶占農村市場,以及松下、夏普加入家電下鄉陣營。相比較一年前,日系家電在中國市場上由被動防守到積極進攻的“變陣”策略開始奏效。伴隨著中國本土品牌彩電去年所出現的押寶互聯網電視的定位失誤,陷入銷量下滑,經營虧損雙重不利困境的出現,日系彩電市場份額明顯出現回升態勢。由此拉動日系家電亞洲地區銷售增幅,遠遠超過日本國內及歐美市場。
不過,相比較韓系家電,日系家電對國內市場的依賴度更高。與往年不同,去年5月份開始實施的家電環保點補貼制度,一方面刺激節能家電消費更新換代需求,推動新增及次生消費需求增長;另一方面,3D電視、智能手機、501升大容量冰箱等高附加值商品熱賣,結構性增長則大大抵消了價格下降所造成的銷售額損失影響。此外,明年7月份大限到來的地面微波數字電視切換則使得平板電視市場擁有了“雙動力”增長引擎,第2臺TV、家庭影院組合也開始成為越來越多日本家庭的選擇。
當然,今年夏天持續高溫,上天的恩惠也很重要。除政策推動,平板電視、空調、冰箱等銷售大幅增長外,據JEMA數據顯示,空調、電風扇、空氣清新機等季節保健商品,也創下同比增長歷史最高記錄。其中,三菱電機空調銷量同比增長20%之高,尤為值得一提。
不過,雷曼破產危機之后,日本各大家電制造巨頭瘦身過冬,大力推行減產裁員,關閉海外工廠等成本削減舉措,也是取得當前成就的重要因素。索尼制造工廠有關干部即表示:“結構改革的成果開始顯現,使得企業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東芝有關人士則表示:“(歷經金融危機)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既增加銷售又能提升盈利水平的運行機制。”
然而,鑒于日元升值壓力依舊很大,日本國內老齡化問題也日趨嚴重,通貨緊縮的低迷態勢不可預期。夏普片山干雄社長表示:“下半年匯兌形勢依舊不明朗,將是日本家電業或將重回銷售額、利潤雙雙下降‘黑暗時代’的主要原因。”由此,夏普將全年凈利潤預測由此前的500億日元調減至300億日元。而東芝、松下、富士通、NEC等并未因上半年業績增長創歷史記錄,而調高全年度預測。也就是說,對于形勢不明的今年4季度及明年1季度市場,各大家電巨頭已經開始感到一絲的冷意。而對于失去政策動力的2012財年度,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笑得出來。(編譯:端木清言)
推薦閱讀
全球著名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認為其智能電網產品在中國存在巨大商機,并表示如果有機會將采用并購方式以實現在華市場的擴張。 思科智能電網部門高級副總裁Laura Ipsen周三在路透全球氣候與替代能源峰會上表示,未來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八大家電巨頭半財年報業績喜中有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