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虹宣布其投建的國內首條42英寸以上新型平板顯示面板生產線——虹歐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于2010年1月21日在綿陽正式實現全面量產。同時長虹還宣布,虹歐還將在一期工程基礎上進行新一輪的擴能增量工程,其等離子面板產能將提高到300萬片,這意味著長虹將成為全球前三的等離子面板制造商。
從2007年4月28日總投資近60億元的虹歐等離子面板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開始,在過去的近三年時間內先后經歷了項目建設啟動、主體廠房封頂、設備及線體建設、批量試產、爬坡量產等重要階段,其中在歷經9個月的全面爬坡期后,虹歐等離子項目終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產品良品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月平均超過80%以上。
與此同時,長虹自主造屏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在虹歐一期工程達到了預期的216萬片/年的設計產能后,這意味著長虹在經過努力后完全掌握了八面取等離子量產技術,并建立國內首條42英寸以上平板電視面板生產線。
三年造屏路
2004年7月,長虹的“三坐標”的產業發展規劃在上游核心部件領域延伸的軸上標了重重的一筆。從2004年平板電視快速取代傳統CRT電視開始,缺芯少屏的中國的彩電企業則只能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處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組裝制造環節,而且在市場競爭中經常遭遇面板缺貨的威脅。
為了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從2006年曲線收購韓國等離子廠商ORION,長虹在等離子面板領域邁出了進軍上游的第一步,而2007年4月28日虹歐等離子面板項目正式在綿陽經開區長虹工業園開工建設,這意味著長虹成為國內彩電企業中首家進軍上游的企業。
然而長虹的造屏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風云變化,建設資金籌集,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等,然而在兩年的建設后,長虹2009年4月在其綿陽總部宣布首批十余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虹歐寶麗系列等離子電視正式上市,包括市場主流的42英寸、50英寸。
雖然虹歐等離子項目當時已經達到了100萬片以上的產能,然而這離一期工程預期的216萬片還有差距,接下來的9個月中虹歐除了進行一期擴產外,還在努力提高等離子面板的良品率。
歷經9個多月的努力后,虹歐等離子面板的良品率終于達到了行業領先的80%以上,相比國外同行,虹歐PDP項目量產爬坡周期至少縮短四分之一以上。
行業專家認為,在全球等離子面板行業中,在短短幾個月時內達到80%的良品率,虹歐還是第一家,這顯示出長虹已經完全掌握了八面取等離子量產技術。
與此同時,虹歐建設的國內首條42英寸以上平板電視面板生產線也正式投產,而虹歐一期工程也達到了216萬片的設計年產能,這標志長虹在關鍵部品領域核心技術能力的突破,是長虹產業調整、增強平板顯示產業競爭力取得的實質性成效。
新一輪擴能增量
對于彩電年產能超過1000萬臺,正在快速從CRT電視向平板電視升級的長虹來說,216萬片的等離子面板產能顯然是不夠的。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表示,“全球等離子面板的競爭已經進入寡頭階段,松下、三星、LG電子等擁有500萬片以上的年產能,要想真正掌握等離子面板的成本優勢,虹歐的等離子項目還需要繼續擴能。”
此外,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開始了明顯的復蘇態勢,Display 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2%,而中國市場復合增長率更達到23%,到2011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有望達到2620萬臺,而中國市場則突破370萬臺。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新華網首爾1月29日電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29日發表的財報顯示,其去年的銷售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按銷售額計算,三星電子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企業。 三星電子發布的財報顯示,其去年第四季度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額達到39.>>>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尺寸等離子面板量產長虹將躋身全球前三名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