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商務廳公布了四川省家電以舊換新的最新進展情況。從本月7日至12日,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各中標企業已累計回收舊家電436臺,回收金額1.1萬元,銷售新家電417臺,銷售金額152.1萬元。據業內人士預計,在國慶期間,四川省將迎來以舊換新的高峰。
面對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拍手叫好。與此同時,很多消費者通過對以舊換新政策的仔細研究,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舊家電回收價偏低
消費者“惜換”
依照省發改委對舊家電的最低回收價規定,29英寸及以上電視機最低30元/臺,背投電視最低20元/臺,液晶和等離子電視最低50元/臺,單門電冰箱最低25元/臺,雙門電冰箱30元/臺,波輪洗衣機最低30元/臺,滾筒洗衣機最低50元/臺,掛機空調最低100元/臺,空調柜機最低200元/臺,筆記本電腦最低10元/臺,臺式電腦最低30元/臺。對此,很多消費者認為回收價格太低。
“液晶電視賣給二手市場最低也能賣個三、四百元,比較新的、尺寸大的還可能賣個上千元,而按照以舊換新相關政策的回收價才50元。”市民王先生對最低回收價格的規定不是很滿意。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臺市場上已經被淘汰的29寸以上的顯像管電視為例,按照四川省現在的標準,回收價格為30元。假如需要購買一臺4000元以上的電視機,按照10%的補貼標準和400元的補貼上限,能享受到的補貼金額為400元,加上舊電視的30元,實際獲得的補貼為430元。如果購買的是2000元左右的電視,那么最終獲得的補貼在230元左右。而如果把這種舊電視拿到市場上去賣的話,大概可以賣到200元以上。李先生說,第一種情況,消費者實際獲利為430元去掉200元所得的230元,而第二種情況實際獲利僅為30元。
“其實,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情況,都沒有實現收益最大化。”李先生說,要想實現收益最大化很簡單——就是拿家里最舊的最不值錢的家電去換新。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跟李先生一樣打著經濟算盤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他們均感覺,雖然享受了國家補貼,但還是希望自己的舊家電能賣個好價錢,實現收益最大化。
“買舊換新”流行
越舊越受歡迎
根據四川省以舊換新政策的規定,市民以舊換新不受舊家電品種的限制,即交售五類產品中的任何一種舊家電,均可在購買其中任何一種新家電時享受補貼。其中最高補貼額,電視機400元/臺、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
在城隍廟的二手家電市場,交易異常火爆。“老板,有沒有最便宜的電視、冰箱之類的?”在一家二手家電鋪子里,市民吳先生向老板詢問。“是打算以舊換新哇?”老板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顧客。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板指著一臺非常破舊的電視跟顧客說,“60元,這是店里最便宜的家電了,只剩這一臺了。”
“我想買臺空調,聽說以舊換新購買最高有350元的補貼。家里沒有可以淘汰的舊家電,只好來這里淘一個便宜的。”吳先生說,買一個電視60元,回收還可以得折舊費10元錢,算下來還可以節省300元,便宜不少了。
另一家經營二手電器的劉老板告訴記者,以舊換新對舊家電能不能使用沒有要求,只要求整體的零部件完整就可以。因此,廢棄的電視、洗衣機等最近賣得最火。他介紹,舊電視機、洗衣機的回收利用價值不高,但空調、冰箱的壓縮機、冷凝器等零部件拆下來就能賣幾百元,這也是導致它們在“買舊換新”市場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劉老板告訴記者,除了家中沒有舊家電而前來購買的情況外,還有很多顧客都是邊買邊賣。把家里尚能正常使用、成色較新的舊家電賣給二手市場或者個人,然后購回更便宜的舊家電,再以以舊換新方式購新機,“舊電器似乎是越舊越受歡迎”。
“買舊換新”“賣舊買舊”
不違法也不提倡
對于市民買舊換新、賣舊買舊的行為,記者也咨詢了法律界以及家電以舊換新的相關人士。他們表示,市民個人購買舊家電是公民的自由,目前相關政府部門并沒有明確的監管措施。而以購買的舊家電來享受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的行為,目前也無法認定為騙補。
但他們同時也指出,國家推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鼓勵市民淘汰目前正在使用的高能耗和超齡服役的舊家電,建設更低碳、環保、節能、安全的社會。而把舊家電賣給二手市場,由于他們不具備正規的拆解條件,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同時,經過改裝后的二手家電又會再次回流到市場中,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安全隱患。因此專家建議,市民不要為了貪圖一時之利而把舊家電賣給二手市場或購買舊家電享受補貼。
推薦閱讀
在舊貨市場也能買到新貨了。記者近日走訪島城閑置物資交易市場時發現,隨著家電行業“以舊換新”政策的推進,以及城中村相繼改造,島城舊貨市場原本的繁榮景象一去不復返,多數店鋪的生意顯得冷冷清清,而且有不少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四川]以舊換新漸火 市民“算盤”打得精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