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中國整個家電行業都無法擺脫出口下滑的命運,多個小家電品種的全球最大供應商,廣東東菱凱琴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菱”)也不例外。
金融海嘯吞噬了部分消費預算,西方消費者不得不改變大手大腳的購買習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
在壓縮的空間里,市場競爭變得尤其激烈,不少制造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以低價來爭奪訂單,而95%產品出口的東菱卻選擇另一種方式,花更多精力揣摩消費心理,設計個性化、情趣化的時尚廚衛小家電來誘惑追求烹飪樂趣的西方主婦。
東菱董事長助理潘衛東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初步統計公司2009年銷售額大約為40億元,出口下滑了10%,但利潤保持20%的增長,個別產品利潤甚至超過100%增長。
“公主事件”引發東菱轉型
十年磨一劍,東菱從2000年起開始跳出單純的OEM(貼牌生產)模式,開始試水ODM(自主設計),因此拉動企業每年銷售額增速均超過50%,利潤從2000年的不足5%上升到2006年的10%以上。受金融危機影響,東菱雖然暫時無法改變外需疲軟,但出口下滑幅度遠比許多家電出口企業要小,而且以自己獨特的模式保住了利潤的增長。
英國設計家保羅·雷萊斯曾說過:“在一個競爭性增長的世界上,工業化國家進入幾乎用同樣的原材料生產同一類產品的階段,設計便成為了決定的因素。”在技術含量相對不高的小家電行業里,產品工業設計成為競爭的關鍵因素。
假如不是一次突如其來的事件,或許東菱也會像珠三角很多外向型的加工廠一樣繼續躺在貼牌生產的溫床上,等到醒來時可能已被洪水沖走。禍兮,福兮!正是這次意外的“公主事件”,成為東菱從制造到創造轉型的起點。
1988年,東菱創始人郭建剛從浙江采購零部件在廣東順德自家閣樓里裝配電吹風,開始了創業之旅。當時,每賣一個電吹風可以賺50元,利潤相當可觀。幾年發展下來,郭建剛積累了一定的制造基礎,并幸運地趕上國際小家電大規模向中國轉移的OEM班車,因重視產品質量,出口訂單源源不斷。
2000年7月,一位德國客戶拿著一款咖啡機和電熱水壺二合一的樣品,要求東菱按此生產一批小家電。東菱如往常一樣按著客戶的要求照單全做。孰知這批產品上市后不久,就被PRINCESS(公主)品牌市場總監和律師找上門來,投訴東菱侵犯其知識產權。由于及時的危機處理,雖然PRINCESS最終沒有起訴東菱并成為東菱的大客戶,但此事對東菱董事長郭建剛震撼不小,豁然意識到OEM的發展瓶頸與風險,抄襲、模仿是沒有出路的,今后小家電市場上的最終贏家將會由創新能力所決定,因此迅速決定邁出ODM(自主設計生產)這步,招兵買馬成立工業設計部門。
企業中的“特區”
不同于對生產的嚴格管理,郭建剛將工業設計部門視為企業中的“特區”,他對設計部門開了多盞綠燈,例如批準設計師不用上下班打卡,不用穿企業工裝等,容許這些人在辦公室擺設一些個性化的裝飾品,在音樂和咖啡的香味里工作。與此同時,建立激勵機制,設計師除了擁有較高的月薪外,還享受專利獎、開發獎和創新獎等獎金。
“老板很舍得在工業設計上投入,僅固定投資就大約有5000萬元。”潘衛東對記者說,“這幾年來,東菱不斷地尋找升值的空間,在工業設計方面發展非常快速,從最初簡單的外觀設計等工程設計已逐漸發展到創新設計,通過各種渠道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從而研發引領潮流的產品。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昨日,美的電器與荊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前者將追加投資大約4億元,將在荊州的冰箱基地產能擴大到500萬臺。屆時,美的冰箱總產能將達到1500萬臺。 根據協議,未來3年間,美的將在荊州新增500畝地為冰箱、冷柜生產及倉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東菱模式:時尚廚衛小家電誘惑西方主婦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