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作為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自1995年誕生以來,憑借省時、省力、環保、節能的自身優勢,短短15年時間市場迅速成長,特別是2004、2005、2006三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澳柯瑪電動車新品展示廳里人頭攢動
2010年澳柯瑪電動車營銷戰略年會場景
然而進入2007年以來,市場進入調整期,特別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洶涌,電動車行業的競爭加劇,價格大戰也拉開帷幕,一大批小品牌紛紛退出競爭舞臺。來自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電動車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市場銷售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5%左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澳柯瑪電動車卻逆勢上揚——銷量實現增長30%,創造了業內奇跡。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澳柯瑪電動車如此業績?是什么讓電動車迅速發展成為澳柯瑪的第二支柱產業?帶著這一問題,記者來到青島,采訪了澳柯瑪電動車的幾位相關負責人并在“2010澳柯瑪電動車戰略年會”上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優秀經銷商獲獎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興起發布2010年營銷戰略
定位清晰,內功深厚顯優勢 經歷過中國家電行業空調、冰柜等價格大戰后的澳柯瑪集團自實施瘦身戰略以來,業績重新走上攀升之路。尤其是青島澳柯瑪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在進入電動車行業伊始即把產品研發、科技創新放在首要位置,深耕渠道、緊抓服務,以“引領EV科技進步之道”為己任,倡導“科技讓騎行更美好”。 巨大的品牌拉力,清晰的定位和深厚的內功,造就了澳柯瑪電動車強有力的競爭優勢。面臨頻繁的價格戰和行業整體利潤日趨降低的市場環境,澳柯瑪電動車在積極應對的同時主張打價值戰,通過管理優勢降低成本讓利于經銷商,通過高品質的產品、更好的服務來回報消費者,實現了廠商共贏,最終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
中國自行車協會電動車首席專家 馬貴龍教授 解讀行業形勢
新聞發布會現場,答記者問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興起
新產品、新技術實現新發展 在12月16-17日的“2010澳柯瑪電動車戰略年會”上,上百款新產品集體亮相——專為白領、高收入群體量身定做的高檔豪華類產品采取新概念技術工藝設計,豪華氣派;針對爬坡、載重等特殊需求群體而研發的性能強勁類,承重、減震、動力強勁;符合廣大百姓需求的時尚生活類產品外觀時尚新穎,騎行輕便舒適——受到與會專家、廣大經銷商的高度評價。 與上百款新品同時亮相的同時,澳柯瑪電動車“全壽命電池技術”和“動力倍增技術”同步問世。“全壽命電池技術”是在全球環保節能的大背景下,取材于鐵、鋰的綠色、環保新能源技術。據澳柯瑪技術人員介紹,該技術能使電動車的壽命周期提升到6年,真正實現了整車和電池的同壽命。1:1:1動力、助力、節能的“動力倍增技術”,不僅能有效降低近1/3的電動車電量損耗,而且節約能源、符合國家環保產業政策。
超值承諾,優化服務 2009年,澳柯瑪電動車在一年兩次換季保養、360°全方位服務基礎上,又前瞻性地推行“金扳手”服務,以生產汽車的標準來生產電動車,讓市場和消費者切實感受到“懂車更懂您”的服務理念。 業內人士分析,2010年是世界經濟存在不確定性更多的一年,內外環境不容樂觀,而電動車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市場上慣用的價格戰仍將延續。與此同時,新國標的即將實施也使得明年的行業形勢更加撲朔迷離。 如此環境下,如何尋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如何融入國家產業振興計劃與戰略并實現行業和企業的突圍,電動車行業如何在低碳經濟中獲得更多的產業政策支持從而真正步入綠色環保之路,各品牌如何內外兼修在金融危機中率先崛興,這些都需要包括澳柯瑪等品牌在內的共同努力。
>> 文后評論 電動車:期待冬日陽光 一石激起千層浪 2009年12月6日,國家標準委公布《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安全要求》。從明年1月1日起,時速20公里以上、車重40公斤以上的電動自行車,將被稱做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劃入機動車范疇。一時間,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電動車企業的未來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而曾經被給予了厚望的電動自行車產業,前途似乎又一次蒙上了陰影。 贊成者的聲音一度占據了上風。在他們看來《要求》的出臺,已經成了中國交通安全的救命稻草。將電動車納入到機動車的行列,依靠成熟而規范的管理來約束其潛在的風險,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更何況作為新興產業,本身就缺乏足夠的約束和標準。 但反對者的意見更加引人深思:在2010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中國經濟面臨著復蘇與崛興的壓力、產業結構面臨著巨大的調整風險,為何電動車未來要走向機動車的道路?更何況集新能源、低碳、環保等多種時尚名詞于一身的電動車產業,已經沿著自己的模式走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已出現了澳柯瑪等許多優秀的產品和令中國引以為傲的新技術。 在澳柯瑪看來,他們更加希望電動車行業進一步規范、實現健康發展,這樣既有利于大品牌的發展,又讓百姓受益。同時,澳柯瑪認為,規范應當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符合技術進步需求,符合社會和市場需求。如果《要求》一旦實施,澳柯瑪將第一個生產出符合標準或要求的產品。澳柯瑪相關人士認為,他們有能力做到這些。 不平等的博弈 其實電動車的擁躉們有足夠的底氣面對新的《要求》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產業調整的機遇實質在于,有足夠競爭力的企業與產品將繼續在市場中發展下去,并且藉此更加壯大。曾經被質疑的電池損耗不環保等問題一旦解決,技術瓶頸得以突破,電動車的發展將迎來井噴式的增長。 因此,這并不是異常平等的博弈,法案的制定者與擁護者們過于放大了電動車在細節上的弊端。譬如說電池問題,澳柯瑪的產品已在現階段近乎于完美的實現了環保利益的最大化以及效能使用的最大化,按照澳柯瑪現在的技術,拿一度電來算,按照以往的續行里程核算,動力損耗占1/3、另外1/3的電能通過動力倍增技術轉化為機械能,從而節約了另外1/3的電能損耗。該技術的成功運用,能夠極大地降低電動車對電能的損耗,節約能源。 更何況,隨著澳柯瑪“全壽命電池技術”的運用,使得電動車產品壽命周期內無需更換電池,大大降低了電動車的使用成本、節省了百姓日常開支。更重要的是運用該技術的電池取材于鐵、鋰等,不含鉛,綠色、環保、無污染。 短暫的政策壁壘,并不足以扼殺那些真正具有核心技術與熱衷于品牌自主創新的企業,澳柯瑪電動車的未來新藍圖,相信將最終堅守住電動車發展的未來陣地,守候到冬日的陽光。
推薦閱讀
“今年1至11月,長虹家電下鄉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逾292%,其中冰箱同比增長561.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四川長虹市場服務中心總經理鄧孝輝日前向記者表示。 截至2009年11月30日,長虹共有275個型號的彩電、冰箱(含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技術驅動 澳柯瑪電動車逆勢上揚的背后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3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