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美的電器[20.29 -1.65%]公布業績預告,預計2009年凈利潤將達18億元,同比將上升74%。對比三大白電上市公司青島海爾[20.42 0.64%]、美的電器及海信電器[20.33 4.58%]近期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報告,美的以凈利潤15.51億元遙遙領先青島海爾的9.66億元與海信電器的3.09億元。
在被認為利潤稀薄、生存艱難的家電行業,美的近五年的年均營收增幅超過30%。這家廣東企業的生存智慧在于從未把單一的商業邏輯走到盡頭,多元化、規模優勢、并購、資本運作每個被認為能夠“拯救”家電行業的戰略,美的都曾經跟進,但都不是最高調的執行者。奧克斯、長虹、TCL、科龍當這些“領軍”企業先后陷入困境之時,美的每次都能成為最早的翻身者。
相關多元化下的絕對專業化
收購小天鵝一年半之后,美的電器宣布完成洗衣機資產整合。10月21日,美的電器和小天鵝同時發布公告稱,美的電器擬將直接持有的榮事達洗衣設備公司69.47%的股權出售給小天鵝。由于小天鵝主營的洗衣機業務與美的控股子公司榮事達存在同業競爭,美的電器在去年2月成為小天鵝的控股股東時,就曾承諾在三年內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美的電器董事局表示,此次交易為實現公司“躋身國際白色家電行業前五位”的戰略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海信科龍[3.03 4.48%]方面也透露,長達兩年的科龍收購控股股東海信白色家電資產案將在年內畫上句號。由此國內白電行業版圖也越加清晰,美的系、海信科龍系和海爾這三大寡頭格局凸現。
2000年以來,我國家電產業貪大求全、重復建設的現象十分嚴重。每個家電企業都在“先做大再做強”的思維下迅速擴軍,都號稱要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生產線,不斷高舉多元化大旗,以資本運作方式拓展到其他非相關產業,最終形成貌似龐然大物的多品牌多元化經營大格局。
這樣的發展路徑導致的必然結果是近一兩年的家電企業兼并重組熱潮。尤其是美的更是大手筆進行一系列購并、整合、擴張動作,一口氣拿下榮事達、華凌和小天鵝。目前美的主營業務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壓縮機、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線,其中商用空調、空調壓縮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家用空調排名第二。美的決策層的意圖是盡快通過外延式快速擴張和多元化經營,在2010年左右成為行業內的全球五強。2008年7月,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曾表示,在美的集團最新的三年規劃中,其2010年銷售收入目標從1000億元上調至1200億元,力爭當年成為綜合實力亞洲前二位、全球前五強的白色家電制造商,從而躋身“世界500強”之列。
家電業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對《商務周刊》表示,在白電行業整合力度不斷加大,寡頭競爭格局初現端倪,競爭進一步全球化的背景下,美的的一系列并購,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白色家電產業的戰略布局,推動白色家電戰略目標的實現。不過他對美的多元化戰略也表示了擔心,畢竟國內外多元化慘敗之例屢見不鮮。
但剛剛接替何享健就任美的電器董事局主席的方洪波充滿了信心。“美的的并購原則很明晰,決不亂搞多元化,多元化只是與白電相關的多元化。這也是美的多次并購又多次成功的根本原因。”方洪波表示,美的擁有一整套并購的系統模式,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輕易出手。他強調,美的在完成規模擴張的同時,并沒有忽視對技術創新的不斷追求。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專責前瞻性研究。
8月26日美的電器發布的2009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49億元,其中二季度收入增長6%,整體復蘇態勢明顯。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1.46億元,同比增長18.63%。
美的從電飯煲、電風扇起家,延展到電磁爐、微波爐等小家電,并逐步推進到空調、冰箱等大家電領域,也從原來的電飯煲、電風扇等小家電冠軍朝著家電“全能王”的目標邁進。它的快速成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的在行業選擇上集中于白色家電及其相關領域,而一旦選擇進入,就在專業化、精細化的前提下,穩步進行產業內部的縱向和橫向擴張,美的將此稱為“在適度相關多元化之下的絕對專業化”。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美的正在家電這個競爭殘酷的紅海里不斷建立起自己“走出圍城”的能力 10月27日,美的電器公布業績預告,預計2009年凈利潤將達18億元,同比將上升74%。對比三大白電上市公司青島海爾、美的電器及海信電器近期公布的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的:在殘酷環境中建立“突圍”能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