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家電企業提出,在轉方式調結構中實現觀念之變、管理之變、創新之變
家電產業是山東省重點發展的七大產業鏈之一,是山東省輕工業的支柱產業。面對家電業過度競爭、產品更新速度快、產品利潤低的事實,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的企業紛紛表示,當前行業的競爭環境更加復雜,轉方式、調結構已經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問題
“從年初開始,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太陽能熱水器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很多小企業效益下滑、面臨出局,太陽能行業的分水嶺已悄然顯現。”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分析。
6月1日,我國《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實施。業內人士分析這給空調行業帶來很大壓力。山東省輕工協會會長李偉鳴對本報記者說,“對企業來說,淘汰意味著生產線的更新換代、失業人員的安置,新的替代品的研發。盡管有強制命令,但成本問題仍不容回避。”
“無論是國務院頒布的《輕工業調整與振興規劃》,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出的《加快我國家用電器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核心精神都是為了促進家電行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山東省家電業迎來了真正的轉型期。”李偉鳴說。
山東省經信委調研指出,雖然政府不斷出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指導意見和鼓勵政策,行業協會、企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予以改進,但山東家電行業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產業集群規模還不夠突出,龍頭企業對配套企業的帶動作用還不夠明顯。
二是行業公共服務平臺扶持政策不健全、不完善,造成行業公共服務平臺數量嚴重不足,實力較弱,服務能力差,不能勝任目前的企業需求。
三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鏈脆弱,研發能力較弱,而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門檻高,企業發展困難。
四是山東省家電配套產業發展較落后,企業數量少,成本優勢不明顯,無法與海爾、海信、九陽等龍頭企業優勢互補。
五是除海爾、海信、九陽、皇明等行業龍頭企業外,其他品牌的影響力和渠道建設還有很大不足。
謀變
面對諸多掣肘,接受采訪的眾多家電企業提到了一個答案:蛻變!在轉方式調結構中實現觀念之變、管理之變、創新之變。
“要跟上時代,就要顛覆用戶觀念、營銷觀念和制造觀念,實現個性化需求、由賣產品到賣服務、由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說。
“之前的家電企業在管理中,只注重國內一二級市場及國際市場的開拓,忽略了城鄉的三四級市場。”李偉鳴說,“在企業出口受挫的情況下,協會積極配合省經信委、省商務廳做好‘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利好政策的落實。”在開拓內銷市場方面,海爾、海信、澳柯瑪、小鴨等企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淄博多星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衍增告訴本報記者,現階段家電企業的創新要通過不斷淘汰能效比低、附加值低的落后產品,加大對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環保、節能、綠色、健康家電的研發力度,不斷改進技術水平、工藝水平,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方向
“以山東家電行業三年調整振興指導意見為綱,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重視品牌建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增加自主知識產權比例,不斷提高設計創新水平,完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創新營銷方式,提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等高端產品的生產、銷售比例,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今后一個時期山東家電行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山東省經信委負責人如是說。
李偉鳴分析,應進一步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重視家電產業集群的培育、發展和壯大;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對高新技術、前沿技術、國外專利技術的跟蹤和創新;引導企業用好、用足、用活外貿發展專項資金政策。
對目前銀行惜貸現象突出,家電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山東省經信委經過調研后建議,地市政府要積極制定對重點企業進行扶持的政策和措施,如提供貸款擔保、進行稅金減免、提供配套產業支持、人才引進等,確保企業資金鏈安全,運轉正常。
推薦閱讀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截至上月末,山東省家電以舊換新產品銷售額突破90億元,累計投入廢舊家電回收資金逾6000萬元,兌付家電以舊換新補貼4.43億元。 據統計,截至上月末,全省已累計銷售家電以舊換新產品241.08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山東]家電產業增強競爭力轉型“三變”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