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臨近結束的時候,蘇寧電器大手筆出手,收購鐳射曲線進軍香港市場,這標志著張近東的國際化征程終于進入實質化階段。不過,這家電器連鎖面臨的挑戰也將由此變得更加復雜
張近東沒有食言,他趕在臨近最后期限之時兌現了承諾。
2009年12月30日,國內最大電器零售連鎖商蘇寧電器宣布,已與香港3C零售企業鐳射公司及其控股股東達成收購協議。這是繼成功控股日本老牌家電連鎖企業Laox公司之后,蘇寧一年內第二次實施境外擴張。
根據協議,蘇寧將通過其設在香港的獨資子公司收購鐳射品牌、網絡及業務,支付對價3500萬港元,同時購買與其業務相關的資產和權益,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等總價款不超過1.8億港元。鐳射是香港第三大電器零售連鎖企業,目前擁有22家門店,2008年其主營業務收入約13億港元。蘇寧方面稱,將在3年內新開30家店面,實現50家門店的網絡布局,以占據25%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前,蘇寧高層已多次表態要進軍香港市場。2008年3月,該公司董事長張近東首次透露,赴港開店的時間初步定在2010年。一年后,向來出言謹慎的他又改口稱,將在2009年下半年去香港開3-5家門店,門店總數“至少應該是10家”。如今,成功收購鐳射,也就意味著張近東正式展開了深耕香港市場之旅。
對于這次交易,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公司一直堅持租賃、自建、并購并行的連鎖發展策略,對于空白市場而言,通過并購方式能夠快速進入市場。他說,本次并購成本比自行開店的資金投入和機會成本更合理。
不過,投資者似乎對這項收購計劃依然抱有謹慎態度。2009年12月31日,蘇寧電器的股價先揚后抑,最終僅微漲0.86%。
挺進香港市場
鐳射公司創建于1976年,前身為香港旺角相機中心。2000年,鐳射開始向3C零售連鎖店轉型。兩年前,有著香港“鋪王”之稱的鄧成波收購了該公司的全部股份。
去年年初,孫為民一行赴港考察時與鄧成波相遇,在談及香港市場的合作時,雙方一拍即合。隨即,蘇寧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子公司。不過,孫為民坦承,因為在具體價格上談不攏,蘇寧與鐳射僵持了近一年時間。
市場有傳聞稱,現年76歲的鄧成波當年收購鐳射公司時花了約3億港元。如今,他再轉手時僅獲得2.15億港元,因此有人指出,叱咤港島商鋪市場數十載的鄧成波這次做了蝕本買賣。對此,鐳射董事譚學昌表示否認,他說,“波叔”其實也舍不得賣,但看到蘇寧有能力幫助鐳射取得更好的業績,并且雙方在業務上有協同效應,才決定“割愛”。譚透露,出售鐳射后,鄧成波將專注于物業投資,未來會與蘇寧在地產領域展開合作。
根據計劃,并購完成后,鐳射品牌將繼續保留,其絕大多數員工也將一并轉入新公司。截至目前,交易雙方均拒絕透露鐳射目前的盈利狀況,不過業界普遍認為,對蘇寧來說這是一樁相當劃算的并購案。
興業證券在報告中稱,這次蘇寧單店的收購平均成本約為860萬元人民幣,此前其單店開店成本在760萬元左右。該機構認為,鑒于鐳射店面地處香港核心商圈,并且收購還包括品牌、網絡等,這次收購對價合理,風險較小。
不過,從鐳射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來看,它對蘇寧近期盈利的貢獻十分有限。華泰證券分析師指出,即便今年鐳射能迅速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盈利水平,也僅能貢獻2500萬元左右的利潤。這對于在去年第三季度即實現超7億元凈利潤的蘇寧來說,可謂微乎其微。
對于挺進香港市場的原因,孫為民解釋說,一方面在于香港本身具有較大規模的市場容量,尤其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另一方面,香港位于世界零售市場的前端,在產品流行趨勢方面有風向標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6月通過控股Laox公司“試水”日本電器零售市場的做法不同,蘇寧此次收購并不涉及鐳射股權,而是直接將對方旗下存貨及相關資產盡數收歸囊中。這意味著蘇寧電器的國際化戰略已從資本投資層面進入具體的業務運作階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今年家電下鄉提高限價帶來的市場不言而喻,家電企業和零售商開始加大“下鄉”力度。昨日,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透露,蘇寧今年在延續一二線城市勻速開店的基礎上,將深入到縣、鄉等三四級市場,開300家門店。 張近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用鐳射電器一試手 張近東香港揚帆出海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