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以轉口貿易為主的香港經濟也受到了巨大沖擊,2009年其GDP將出現5%左右的下滑并可能被上海超越,由于海外客流的減少其零售行業也受到了影響,2009年初香港的老牌電器連鎖泰林電器宣布破產清算。
在外界看來這時進入香港市場將充滿風險,然而在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看來,這是蘇寧電器進入香港市場的最好機會,因為這時進入的成本最低而且風險最為可控。
在渠道方面,香港現有140家左右的電器連鎖店,還有800多家電器專賣店、商場專柜、街鋪從事電器銷售,絕大多數經營面積不足100平米,香港的電器零售商顯然缺乏規模化整合,依然具有較大的整合和優化潛力。
事實上,對于內地的電器連鎖來說,早在2003年11月國美電器就通過自建門店的方式進入了香港市場,到目前其門店數量大約在10多家,最初國美電器也是希望以香港為跳板來逐步進入東南亞市場,然而過去的6年間國美電器在香港的門店難言成功,進軍東南亞的計劃也無限期推遲。
正是看到競爭對手的前車之鑒,蘇寧在香港的布局方面非常謹慎,雖然金融危機給其進入香港提供了機會,但是蘇寧的香港布局依然按部就班。
記者了解到,以蘇寧電器連鎖發展總部執行總裁蔣勇為首的團隊2009年初在香港完成了香港蘇寧的工商注冊,正是這家香港公司在2009年6月完成了對LAOX的收購,但是并沒有馬上著手在香港開店。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香港電器市場與內地有著很大差異,如果自己開店在人才儲備、貨源保證等方面都存在困難,所以通過并購進入空白市場是更好的方式,鐳射現有的22家門店蘇寧如果按照自建模式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
在獲悉蘇寧在香港的發展計劃后,多家香港家電零售企業均與蘇寧進行了接洽,其中鐳射公司于5月初向蘇寧提出擬進行合作的意向,蘇寧電器在對香港市場連鎖發展形式進行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先后對鐳射公司進行了多次現場考察,最終決定推進與鐳射的合作。
對于選擇鐳射的原因,孫為民表示,“1976年成立的鐳射電器2008年以13億港元的銷售額和22家門店進入香港市場前三位,而且其股東是香港的‘鋪王’,這次將電器連鎖業務賣給蘇寧是為了專注主業,并非其電器零售業務資產質量不佳。”
此次與鐳射公司的合作蘇寧電器堅持了一貫的穩健風格,聘請了中介機構進行了全面的盡職調查,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合作洽談。根據中介機構出具的盡職調查報告和評估結果顯示,鐳射公司規模適度、品牌資信良好、資產相對透明、業務規范、員工結構穩定、店面網絡資源分布合理,符合作為收購目標的基本條件。
此外,按照雙方的協議,蘇寧電器3500萬港元收購鐳射的品牌,還計劃以雙方約定的1.8億港元收購鐳射的存貨等,總收購金額不超過2.15億港元,這還不到蘇寧電器凈資產比例的3%,顯然這是蘇寧一貫穩健風格的延續。
推薦閱讀
日前,筆者從中山市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4月份中山地區檢驗出口小家電產品2.5萬批次、6.96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8.1%、40.5%。而在另一方面,中山諸多以前在國內籍籍無名的小家電品牌,也在近兩年逐漸進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風險可控 進軍香港家電零售業新商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