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日前宣布聯手世博會,正式簽署了家電類特許經營許可協議,成為本屆世博會全球最大的家電授權經營商。就在同一天,蘇寧作為世博會民企館的聯合參展企業,接受了2010年世博會民企館合作單位的授牌。這些看似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舉措,實質上卻另有深意。
雙雙改變經營模式
國美、蘇寧同時聯手世博會,但方式又各有不同,這預示著兩大連鎖開始擺脫低價格、快速開店的同質化競爭,分別走上了各自的發展之路。
在國美牽手世博的新聞發布會上,國美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曉表示,國美成為世博會授權家電生產和零售商有雙重含義:一是國美及旗下的永樂、大中可以銷售特許家電產品;二是國美有權組織生產商按需生產特許商品。從第二點可以看出,此次授權使用的特許經營與以往大有不同,國美有權自己來確定誰是特許商品并在店內銷售,這就是說,國美有了參與產品定制、定價的權利。
國美發言人何陽青也毫不隱諱地說,國美聯手世博是一個契機,要的是一個轉變。這個轉變就是國美不再是單純的渠道角色,而是參與生產,因為最了解客戶需求的是銷售商。當被問及是否會定制國美牌電器并銷售時,何陽青回答說,這一做法在超市中很常見,它們有許多商品都是在自己的質量控制體系下生產,打著超市的品牌。但在家電連鎖業還沒有這樣的做法。此次與世博合作,就是要找到一個轉變的契機,何陽青說:“任何變革都是需要時機的,以往作為銷售商,品牌的影響力并不是很大,服務質量的提升空間也有限,商品的配套產品做得也不是很好。因為沒有生產產品的發言權,很多有利于消費者的舉措施展不開。但如果向產業鏈的上游發展,這些將徹底改變。我們這次要做的是商業模式的改變,將從原來意義上的狹義流通擴展至‘大流通’概念。”
同樣的,蘇寧也把聯手世博會當成了一個契機,但蘇寧想展示的卻與國美完全不同。蘇寧總裁孫為民表示:“民營領袖級企業的聯合籌備和參展世博會,將向世界展示中國民企的不同經濟成分,中國民企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世博會將把中國民企健康蓬勃發展的態勢全面地向世界展示。”由此可以看出,蘇寧要展示的是國際化形象。事實也是如此,蘇寧正在加快國際化擴展的步伐。2009年6月,蘇寧出資5700萬元收購日本老牌家電連鎖LAOX公司。在2009年底,蘇寧又以總價不高于3500萬港元的價格收購了位列香港電器零售業前三名的鐳射公司,目前該公司在香港共有22家連鎖店。蘇寧方面表示,將在鐳射門店的基礎上,標準開發,全面連鎖,進一步完善核心商圈布局,拓展區域商圈和社區型商圈。同時針對目前香港家電零售業態普遍存在的店面過小、消費者購物體驗和產品選擇不足的情況,蘇寧將會在香港核心商圈選擇合適的物業開出四五家2000平方米左右的旗艦店。
面對蘇寧的紅火收購,陳曉表示,內地市場有著無限的潛力,做到內地市場最大,也就意味著全球最大,三五年內,國美將只專注于內地市場。
店面改造“所見略同”
經營模式的轉變要涉及到方方面,其中店面形象便是重要一環。雖然國美、蘇寧尋求著不同的經營模式,但在店面形象的改變上卻英雄所見略同。
何陽青表示,國美今年將把100家門店改造成新活館。所謂新活館,是一種以體驗為主的大型綜合性賣場,大中北京中塔店是第一家,一年下來,該店的營業收入喜人。另據了解,今年3月份,國美北京馬甸店將成第一家在北京開出的國美新活館。
蘇寧精品店也將于2月6日登陸北京富力廣場,由此,標志著蘇寧新家電營銷方式的產生。蘇寧北京富力廣場精品店主打服務體驗牌,是蘇寧為都市人群打造的高端化、精品化的時尚家電生活館。
新型門店雖然名稱不同,但卻有著很多的共同點:改變商品按品牌擺放方式為按品類擺放;減少廠家的促銷員,增加商家自有銷售人員。何陽青指出,任何企業開始運營的時候,都會以低風險的方式開始,家電連鎖也不例外,開始時收取進店費,要廠家派駐促銷員都是降低成本、加大收入的辦法,但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尋求提供更好的服務方式,而現在,已經到了要改變的時候了。
網上店面相繼升級
不僅僅是實體店要進行改造,對于網店,國美和蘇寧也都不約而同地要全面升級。
蘇寧方面表示,蘇寧易購(蘇寧網購平臺)正式升級上線。新版的蘇寧易購將網站按原始IP登錄地址區分不同地域為不同板塊,也就是說,在北京登錄,網站就是北京平臺,促銷也是與北京蘇寧門店同步。當然也可以異地購物,但消費者要支付運費。在支付環節,新版的蘇寧易購不僅可通過網銀支付,還可通過線下門店支付。另外,蘇寧還開發了屬于自己的支付工具——蘇寧易付寶。
國美的全新網店也將在3月推出,何陽青強調,此次國美計劃推出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將不同于現有的眾多電子商務零售網站,但他并未透露具體內容。
國美相關人士坦言,國美網上銷售盡管運行很順利,但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在短時間內網上銷售很難超越實體店。在電子商務最發達的美國,網上銷售份額也就是7%左右。現在家電企業通行的贈品等促銷手段在網上也難于實現,同時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更是難以在一時之間改變,網上銷售還有待成熟,家電連鎖企業更多的是要積極跟進這一新的銷售方式,并在跟進的同時,尋求網店與實體店的差異化經營,避免自己的網店與實體店形成自相殘殺的局面。
差異化競爭一直是業內所期盼的,看來,在經過多年的價格搏殺之后,家電連鎖業終于要真正尋求差異化競爭之路了。
推薦閱讀
此次融資也是金融危機以來國內互聯網市場最大一筆,半數資金將用于物流建設 1月27日,國內B2C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商城確認,已于近日獲得了由美國老虎環球基金領投的1.5億美元(約合10.24億元人民幣)風險投資,其中首筆7>>>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同樣聯手世博會 “美蘇”競爭方式不同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