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5分報道,提到西門子,老百姓最先想到的就是西門子冰箱。其實,西門子最早在中國開展經營活動可以追溯到1872年。當時,它向中國出口了第一臺指針式電報機。在過去130多年時間里,西門子一直活躍在中國市場,并在工業、能源和醫療業務領域處在領先地位。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郝睿強日前接受了中國之聲記者李欣的專訪,講述了西門子和他本人這些年在中國的發展。
對郝睿強的專訪是在西門子中國總部位于北京望京的新大樓里進行的,這座啟用不久的大樓,處處體現著人性化,現代而舒適。
郝睿強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注重生活情趣的人,喜歡開車,也喜歡收藏車。49歲的他,是一位物理學博士,也是兩個兒子的父親。他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是1991年;2005年,他到中國上任,談到那個時候的印象,郝睿強說:“當我2005年來到中國的時候,與我在1991年看到的中國相比,(中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例如,大街上自行車越來越少,汽車越來越多,德國品牌汽車越來越多。從這一點來看,這是1991年到2005年發生的非常有趣的變化。當然,在這期間,我多次來到中國。因此,可以說我目睹了近15年到20年來中國的發展。”
中國的變化不僅給郝睿強帶來了機遇,也給西門子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空間。2008年4月起,郝睿強開始兼任西門子東北亞地區首席執行官,而2008財年中,西門子在中國的銷售收入達到了570億元人民幣。郝睿強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全面發展為西門子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在這里就如同在家一般,也許我們在北京新建的中國總部大樓能夠顯示我們扎根在此的決心。”
西門子目前在中國建立了90多家公司,61個辦事處,擁有超過43000名員工,其中,99%都是本地員工,是在華擁有員工數最多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西門子的技術也已經滲透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從1872年的第一臺指針式電報機,到現在的三峽輸電線路、北京地鐵10號線、或者是醫療領域的助聽器,都有西門子的印跡。對于西門子在中國的長期目標,郝睿強說:“我們的長期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我們要扎根中國和實現在中國的發展。同時,我們要為中國的發展做貢獻。”
郝睿強來中國的時候,他把妻子和兒子也帶來了,現在他的兒子可以講很流利的中文,他們全家都很喜歡北京的生活。
郝睿強:坦白地講,在北京,我最喜歡的地方是798工廠。我喜歡逛這條藝術街。我的家人也非常喜歡這里。我個人喜歡藝術和繪畫,這也是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
郝睿強剛剛休完一個月的假回到北京,這個假期,他把一輛老爺車從德國開到了北京,這也用光了他今年所有的假期。他說,之所以這樣做是要慶祝中國和德國兩個國家的國慶60周年。在專訪的最后,他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對中國表達了這樣的祝福:
郝睿強:我想向中國以及全中國和全世界的華人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我認為中國在這60年當中,尤其是最近的30年,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的商業環境和生活環境都得到了全面改善。祝賀中國!
推薦閱讀
2009年9月19日,由中國企業CSR研究中心等機構主辦的“六十華誕、責任中國——200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發布了“200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100強”榜單,同時分別發布了15個“履行社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西門子:我們要扎根中國 為中國發展做貢獻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