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去年一季度的低迷,今年一季度中山經濟增長氣勢如虹。從首季主要經濟數據看,我市實現了保增長與調結構雙豐收。隨著國內外市場回暖,企業普遍表示訂單快速增加并對全年業績增長充滿信心,而傳統支柱產業于危機中及時調結構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全市工業經濟全面回暖,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3.7%,傳統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集群經濟增長較快,主要工業鎮區開局良好。
經濟盤點
傳統產業企業訂單回暖明顯
古鎮新寶電子廠是在業界小有名氣的燈飾配件廠商,今年一季度企業訂單同比增長了50%。而同在古鎮的另一家企業旺來實業有限公司訂單則勁增了五六倍。這樣好的形勢,讓“燈都”的老板們對今年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據經濟和信息化局預測,今年一季度企業訂單較去年將普遍有10%-20%的增長。
一季度企業運行情況反映,去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傳統產業,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引進先進設備與工藝升級發展,順利度過了危機最低潮,于今年一季度取得較好的發展業績。
中山新興產業和五大支柱產業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一季度,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294.37億元,增長48.7%;五大支柱產業總產值585.76億元,增長30%,占規模以上工業的57.2%。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金屬制品業增速分別達67.9%和51.2%。
半數鎮區工業增速超過20%
今年1-3月,全市有半數鎮區工業總產值增速在20%以上,主要工業鎮區增長迅速。根據調查,工業經濟增長較快的鎮區包括黃圃、火炬區、三角、沙溪、坦洲、東鳳、小欖等。
火炬區今年一季度增速穩居全市之首,高達63.6%。如此快的增長得益于大項目大企業的進駐。今年以來,火炬區涉及先進裝備制造、高端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全面推進,其中投資總額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有11個。
工業經濟相對落后的鎮區今年一季度也表現勁強。
一季度用電量的大幅增長,證明了鎮區經濟普遍回暖的趨勢。數據顯示,受去年年初低基數效應影響,1-3月工業用電25.09億千瓦時,同比上升28.58%。
“三舊”改造拓寬現代服務業空間
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今年一季度我市現代服務業增速加快,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172.1億元,增長11.1%,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84億元,增長44.5%。服務業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納入年度計劃的25個在建市服務業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47.9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的33.1%。
我市“三舊”改造工作快速推進,東區、石岐、小欖、南頭四個示范鎮區均有“大動作”,紛紛借助“三舊”改造機遇拓寬現代服務業空間。
“三舊”改造全國只有廣東一個試點,期限三年。土地資源稀缺的中山看好這一發展機遇。
全年經濟形勢明顯好于預期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對今年全年的經濟發展形勢給予初步判斷并認為,從全球來看,世界經濟有望恢復性增長,國際需求持續上升,我市外貿形勢有望得到好轉。
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市場信心增強,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以舊換新等擴內需政策得以延續,消費信心將繼續回升,內需市場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顯著增強。
該局認為,今年開局情況良好,經濟發展形勢明顯好于預期。重點鎮區對于今年經濟形勢普遍表示樂觀,如火炬區預計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同比增長11.8%;黃圃280億元,同比增長15%;東鳳272億元,同比增長13%;小欖420億元,同比增長5%。。重點企業預計今年經營業績將普遍好于去年,預測全年工業總產值超過20億元的企業達到22家。今年我市有信心實現全年工業總產值增長10%、工業增加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的預期目標。
該局同時認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脆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貨幣匯率可能加劇波動,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國家財政、信貸、稅收政策靈活性增強,兄弟城市之間競爭日趨激烈,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
該局提醒鎮區和企業,必須要增強憂患意識,密切關注經濟運行態勢,更加周密地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確保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推薦閱讀
本報訊 (記者譚陽春) 記者日前從區財政部門獲悉:今年以來,我區市民群眾參與“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情況踴躍,一季度我區"家電以舊換新"財政補貼資金達151.4萬元。 為確保將該項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