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里,武漢火爆的家電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記者走訪工貿、國美、蘇寧等賣場時發現,顧客選購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家電時,更愿意選擇功能全面的中高檔商品;而在筆記本、手機等“新”家電方面 ,中等價位的更受歡迎。
來自工貿家電的消費客單數據證實了這一趨勢;數碼產品、電腦的平均單價同比下降,冰箱、洗衣機、彩電、廚衛電器的平均單價則同比上升。
工貿家電方面分析,前者是由于技術成熟、產量提高帶來價格下降;后者則受惠于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成熟,二次置業及新婚人群更青睞高品質的生活家電,而更新換代熱潮又進一步推波助瀾。
與此同時,今年賣場的特價家電概念也與往年不同,特價產品不再集中于中低端,而是眾多中高端商品大幅讓利,充分滿足消費者“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中高端家電”的需求。
據了解,工貿、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十一黃金周的銷售額同比增幅均在200%左右,全市家電銷售總額超過7億元。武漢蘇寧電器副總經理王明祥說,按照往年的經驗,10月1日當天是銷售最為火爆的一天,而今年十一黃金周的消費能量并沒有集中在某一天爆發,而是9天里(包括9月30日)平穩釋放。
家電銷售為何在這個黃金周井噴?工貿家電副總經理徐斌分析,首先是國內經濟環境明顯好轉,大眾消費信心大幅提升。“從今年五一黃金周的銷售業績就可看出一些跡象,所以十一我們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其次,新婚和搬遷新居的熱潮催熱了整套家電的銷售,黃金周期間工貿家電賣出的5萬元以上的家電套餐比比皆是,最大的一單達14萬元。
推薦閱讀
國慶期間,各類家電大力度降價是家常便飯。但承諾差價補償卻不容易,因為廠家對補差價設置了各種門檻,比如說讓消費者自己提供差價憑證等。而華帝卻在重慶首次主動進行差價補償。 華帝的此次補差,消費者不用找任何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武漢]黃金周家電消費呈現兩極分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