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桶裝飲用水消費的旺季,飲水機的衛生安全問題也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記者在對蘭州市場調查時發現,不少市民不重視飲水機的衛生安全,飲用水生產企業因受成本制約,也不愿主動為客戶提供飲水機清洗和消毒服務。有關專家建議,飲用水經營企業應加強飲水機衛生安全知識宣傳,同時整合資源,建立飲水機專業清洗消毒機構,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實惠的服務。
現象:飲水機里藏污納垢
7月24日,在中山路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魏道敏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她在辦公室飲水機里接了一杯純凈水,喝水時感覺有一股怪味,之后開始反胃。“后來送水工過來檢查,才發現是飲水機磁濾層黑了好幾倍。”
采訪中,記者發現魏女士的遭遇并不是個例。不久前,家住永昌路大眾巷的黃先生新換了一個品牌的桶裝水,得到了桶裝水經銷商答謝新客戶的一項服務———為客戶的飲水機提供免費清潔、消毒服務。“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不會知道飲水機里會臟成那個樣子。”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的飲水機買后只使用了7個月時間,當工作人員把飲水機拆開,并讓他看看飲水機的內膽內壁時,他嚇了一跳———飲水機內壁顏色看上去有些黑有些綠,用手一摸,粘粘滑滑的。
走訪:公共場所飲水機少清洗
近日,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賓館、保險公司、健身館等機構,結果卻不容樂觀:大多數飲水機從未做過徹底清洗消毒。記者發現一些辦公樓內也設有自動燒水機,但這些公共場所的飲水機衛生狀況更不容樂觀,很多單位也缺乏給飲水機定期消毒的意識。
呼吁:飲水機要及時清洗
蘭大二院張欣醫師介紹說,在室內常溫條件下,飲水機里的水容易繁殖細菌,當其中有致病菌存在時,會成為影響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飲水機的“水污染”,還包括微生物污染,主要是飲水機使用時有空氣不斷進入桶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隨著空氣進入桶裝水中。張醫生呼吁,在當前飲水機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下,要及時清洗飲水機,特別是公用場所的飲水機,一定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清洗。
企業:成本制約不愿主動服務
7月26日,蘭州一品牌純凈水送水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清洗業務一直有,但提供上門清洗服務比較難,因為送水量大,工作人員比較忙。
而在定西路上一家經營多種品牌桶裝水的銷售商告訴記者,桶裝水經營企業包括生產廠家和銷售商,不愿意定期為客戶提供清洗消毒服務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因素。在營銷活動中,各桶裝水廠家和經銷商一般都會打出免費清洗飲水機的招牌。但事實上多數桶裝水用戶不重視清洗飲水機,甚至還嫌麻煩,很少主動要求廠商提供這項服務。據這位銷售商介紹,目前,如果只是簡單使用消毒劑為飲水機消毒,每次的成本在2元左右。而真正意義上的飲水機消毒,需要用專門的清洗機器和消毒劑,才能使整個飲水機的循環系統得到消毒,平均每清洗消毒一臺飲水機需要15-20元左右。如果主動為客戶提供消毒和清潔服務,增加的成本將成為一筆不小的開支。
市場:價高成消費“門檻”企業、銷售商因受成本制約,不愿主動為消費者提供飲水機清洗和消毒服務,那么,蘭州有沒有這方面的專門清潔機構和人員呢?記者發現,蘭州人每年要喝進百萬桶純凈水,卻很少有專業的飲水消毒服務。一方面是家電清洗市場不夠規范,難覓合格的清洗人員和機構;而另一方面,多數人有著價格的顧慮,清洗的費用太高。 記者電話詢問了多家家電清潔公司,但大都只針對中央空調或大型機房等,對飲水機之類的“小單子”基本不接。市內一些家政公司也都沒有專業的飲水機清洗服務。在走訪中,記者發現清洗飲水機的價格,成為消費者最大的一道“心理門檻”,大部分市民認為飲水機清洗僅能接受30元以下的價格。
建議:成立專業清洗消毒機構
“飲水機清洗消毒服務的發展,面臨著企業不積極推廣,消費者不重視的尷尬局面。”省消協投訴部張淵主任認為,成本問題是制約桶裝水生產企業的主要原因。如果將成本分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目前,飲用水生產企業具備專業技術知識,有完善的設備。可由一些飲用水生產企業聯合成立一個專門清洗消毒飲水機的機構,由取得相關資質的機構負責開展這項服務,從而達到減輕企業成本壓力,又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目的。
推薦閱讀
日前,黑龍江省雙城市公正鄉農民吳國生在哈爾濱正陽家電商場為即將結婚的兒子選購了一臺電冰箱。“標價2490元,當場返給300多元,方便劃算。”吳國生告訴記者,原來全鄉沒幾戶人家有冰箱,家電下鄉活動開展以來,現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蘭州]成本制約 飲水機清洗服務有點亂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