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美和蘇寧兩大家電連鎖巨頭去年業績較量中,國美顯然敗陣。國美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數據均低于蘇寧電器,其中凈利潤一項更是不到蘇寧電器的一半。在競爭如此激烈、雙方實力均不容小覷的家電零售行業,國美再想反超絕非易事。
國美凈利不及蘇寧五成
國美告別了短暫的陳曉時代,但陳曉治下的2010年公司年報還是得到了部分投資者的認同。國美業績報告顯示,2010年國美銷售收入增長19.32%,由往年的人民幣426.68億元增至人民幣509.10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由2009年的人民幣17.04億元上升58.80%達到人民幣27.06億元。有評論者認為,值得關注的是其利潤增幅近六成。不過這份看起來不錯的財報在競爭對手蘇寧面前顯得不夠靚麗?在去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連鎖百強排名中?蘇寧首次超越國美?在銷售額和門店數量上全面占優。
對比蘇寧、國美兩大家電零售巨頭2010年的年報可以看出,經過一年的角逐,國美2010年凈開店為100家,遠落后于主要競爭對手蘇寧,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等各項經營數據差距進一步拉大,其中蘇寧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等核心指標上優勢明顯。
主營業務收入方面,2010年國美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9.10億元,對比蘇寧電器的742.27億元,雙方差距233.17億元。營業利潤方面,國美2010年實現凈利潤19.62億元,蘇寧則在2010年實現營業利潤54.32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12億元,是國美的兩倍。
國美重提擴張戰略
盡管國美2010年財報是否靚麗仍在爭論,但重回“黃”姓的國美已然凸顯出未來抗爭老對手蘇寧的策略:重走擴張之路。
國美重提擴張戰略成為重中之重,這一策略轉變,部分原因來自蘇寧的強大壓力,同時也被看做是大股東黃光裕的意圖。張大中稱將對國美5年戰略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但實際調整內容多達8項,涉及供應商關系、電子商務多個方面。實際上已不是原有框架下的修補,而是整體思路的調整和轉變。
2011年,國美將加快擴張步伐,按照集群發展模式,在重點地區優先開店,特別是以京津唐、大上海、山東地區、川渝地區以及廣深地區等五大重點區域進行開發。重點開發二級市場,在保證供應鏈的基礎上,加大開店速度,完善和擴大在二級市場的覆蓋密度。在具體的擴張思路上,“二級市場”成為了另一個關鍵詞。在國美的2011年發展計劃中,有兩個60%,即新開門店有60%開在二級市場,又有60%將開在二級市場的重點地區。總門店數位185家,該任務已分解到45家各地分公司。“而且,非上市門店的發展思路,與上市門店基本相同。”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說。這意味著2010年8月由陳曉牽頭制定的國美五年計劃已經“被調整”。當然,為了緩解外界的猜測和質疑,張大中同時聲稱,“現在國美不會與陳曉時代有原則變化。”
但國美的反攻并非易事。蘇寧的2011年的發展力度并不會比國美弱。蘇寧并不滿足于此。今年2月23日,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表示,蘇寧將進一步擴大門店規模,計劃在2011年內新開370家門店,年內達到1700家門店的規模。此外,2010年蘇寧零售、B2C、對公等多渠道銷售格局全面形成,在多渠道銷售上以店面零售為基礎,零售與B2C、對公銷售協同發展,為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網購市場打破行業兩強爭霸局面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行業兩強爭霸局面已被打破,家電零售行業的多元化競爭格局已經出現。而家電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的產業鏈整合、對消費者將進行個性化的細分,物聯網的發展將把家電行業帶入到人機互動交流的網絡環境中,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家電行業及家電零售行業對于網絡的需求程度將大大加強,與網絡運營商的關系也會逐漸增強。
而對待電子商務,國美和蘇寧的態度南轅北轍。原因之一在于,實體店跟電子商務平臺會產生內部競爭。因為在不少情況下,實體店需要在貨源上對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支援,當電子商務銷售規模快速增長時,實體店的銷售受到了影響,即“此消彼長”,更何況國美自己還將有兩個電子商務平臺相互競爭。
還有,眼下的家電網購市場,幾乎在復制1990年代的家電江湖。一些網站打出的廣告語就是,“售價較家電連鎖低10%-30%”,不惜犧牲短期的利潤來拼下市場,或做大規模以爭取早日登陸資本市場。“盡管網購是未來的趨勢,但傳統的電器連鎖企業現在究竟應該是積極還是保守,還言之過早。”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分析師表示。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日前在英國倫敦對諾基亞提起訴訟,稱諾基亞觸摸屏手機滾動技術的專利無效。 諾基亞發言人馬克·杜蘭特(Mark Durrant)周三發布聲明稱,蘋果日前在倫敦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稱諾基亞2010年9月在德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渠道業績:國美凈利不及蘇寧 重提擴張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