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近日公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提出將對廢舊電器回收經營采取備案制、回收主體應建立回收、交付交接記錄可追溯制度,若執行不到位將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前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配套政策,意見稿或將進一步促進廢舊電子電器回收行業的洗牌。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從中加緊布局。
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主要電器電子產品的社會保有量合計已突破17.7億臺。目前電器電子產品已進入集中報廢期,每年的廢棄量估計達數千萬臺,預計2020年每年報廢量將達1.37億臺。
而這些廢舊電器中蘊藏著豐厚的價值,電子電器產品回收利用產業前景十分可觀。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潘永剛曾表示,單是一噸廢手機,經過加工提煉后,就可以產生300-400克的黃金,500克左右的白銀。
但是,目前我國的電器電子回收現狀卻不容樂觀。由于收購價格相對較高,市場中較多的廢舊電器流向了“黑作坊”,其多采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原始方式提取貴金屬,隨意排放三廢,對大氣、土壤和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此外,正規的回收企業雖然擁有先進的分類處理技術,但此舉導致了經營成本的居高不下,“回收國家隊”不得不采取降低廢舊電器收購價格的辦法,這使得擁有先進回收處理技術的企業卻收不到足夠的貨源,曾有某回收企業的負責人向媒體反映過公司面臨開工就等于虧錢的窘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意見稿的公布,電器電子回收行業的亂象將得到一定的遏制,由于實施了備案與回溯制度并舉的策略,行業的集中度將大大提高。
上市公司謀布局求增收
作為我國循環經濟戰略的重要一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問題一直吸引著上市公司的目光。TCL和長虹近年來對此做出了多項重要舉措,長虹于日前正式開通了我國家電行業首個全國統一回收熱線。公司近日更是投資3億元在惠州興建了“TCL環境科技新基地”。渤海證券認為,廢棄電器回收處理業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馬上成為家電企業盈利點并不現實,但是為未來消費電子制造企業提供產業鏈延展方向。
今年下半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已先行發布實施,補貼標準較以前有了較大幅度提高,電視機和微型計算機的處理基金補貼最多可達85元/臺,且首次明確提出對房間空調予以補貼。
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劉新燕認為,目前上市公司中,格林美、東江環保、怡球資源等公司均以廢舊電器回收為主業,公司未來或將面臨較好的行業前景。此外,外資也正對蛋糕虎視眈眈,據了解,日本松下公司在2011年就與杭州大地環保公司、同和環保再生事業公司等成立合資工廠意欲搶占舊家電回收拆解先機。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地方上報的高效太陽能熱水器推廣申請報告及相關材料進行了審核,并將第三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太陽能熱水器推廣目錄予以公告,本批次共有75家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加緊布局 廢舊電器回收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4360.html